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清凉台:南宫旧址,二僧译经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古都探遗  来源: 洛阳网-洛阳晚报 2018.08.13 09:30

  山门前广场上的石马

  清凉台

  自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初创至今,洛阳白马寺已走过1950年风雨历程。它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内有很多古迹,人称“释源”“祖庭”。

  清凉台、腾兰墓、齐云塔、焚经台、断文碑、夜半钟合称“白马寺六景”。这六大古迹,几乎涵盖了白马寺的“前世今生”。

  感梦求法,汉明帝敕建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它北依邙山,南临洛水,自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初创以来,至今已与洛阳城相伴走过了1950年。

  今天,在白马寺内的很多古迹中,人们最熟悉的当数“白马寺六景”,这是清代白马寺住持如琇和尚提出的。他善诗文,工书画,曾于“禅诵之余”为白马寺的六处古迹赋诗,题为《白马寺六景》,即清凉台、腾兰墓、齐云塔、焚经台、断文碑、夜半钟。

  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历史悠久,上述六处古迹分别承载着它不同的历史记忆。比如,清凉台地处南宫旧址,被称为六景之首,相传汉明帝刘庄年少时,曾在这里避暑读书。后来,摄摩腾、竺法兰在这里译出了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

  刘庄是汉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的儿子,是东汉第二任皇帝,公元57年至公元75年在位。他非常勤政,在历史上口碑不错,“天下安平,百姓殷富”的“明章之治”,就是他和儿子汉章帝刘炟(dá)共同开创的。永平年间,正是他夜宿南宫,感梦求法,佛教才开始正式传入中国,白马寺也得以创建。

  汉明帝刘庄做的这个梦,在《后汉书》中有明确记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像焉。”

  这个为皇帝解梦的人,是博学多识的太史傅毅。刘庄听后很高兴,便派蔡愔(yīn)、秦景等十几人到西域寻求佛法,史称“永平求法”。这些人走到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时,遇到两位天竺国(古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遂邀请这两位高僧来中国。

  公元67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并用白马驮来了佛经、佛像等。汉明帝将他们安置在招待四方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暂住,次年,敕命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建白马寺。

  白马负经,白马寺因此得名

  东汉末年,《牟子理惑论》里记述了白马寺的初创过程,称蔡愔、秦景等人取经后回到洛阳,“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骑万乘,绕塔三匝;又于南宫清凉台及开阳城门上作佛像”。

  至于白马寺的得名,通常认为与“白马负经”有关。如北魏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里记载:“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

  今天,在白马寺山门前的广场上,左右分别立着一匹石马,不少人将它们视为当年驮经的白马,不过,这两匹石马并非东汉遗物,而是北宋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

  魏咸信,字国宝,年幼时举止即“俨如成人”,宋太祖赵匡胤的母亲见了称奇,“欲结姻好”。长大后,魏咸信娶了赵匡胤的三女儿永庆公主。他去世后葬在白马寺北。1935年前后,白马寺住持德浩和尚见其墓前石像倒地,遂将一对石马移至白马寺。

  起初,汉明帝刘庄敕建白马寺,要求“悉依天竺旧式”。后来历经多次毁建,白马寺已非初创时的模样,但寺址从未迁移。今天的白马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五重大殿,这是明清时期重修后的格局。其中,毗卢阁为最后一重佛殿,坐落在清凉台上,也称“空中庭院”。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白马负经”,不仅从西域带回了佛经、佛像,还带回了“白马甜榴”。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白马寺的佛塔前有“柰林蒲萄”,枝叶繁茂,“子实甚大”,与别处的不同。这些果实不仅个头大,味道之美也是冠于京师。因此每到果实成熟时,皇帝就派人到白马寺采摘,并把一部分果实赏赐给宫人。

  如此珍奇的美味,直接吃掉太可惜了。宫人得到果实后,往往会转赠亲戚,亲戚也不舍得吃,再转赠别人,往往要这样历经数家才罢休。于是,在当时的京师洛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白马甜榴,一实直牛。”

  石榴原产于安息(今伊朗),是沿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到中原的,当年确为稀罕物。一个果子能换一头牛,大概只有“白马甜榴”才有这个身价吧。

  清凉台上,天竺高僧曾译经

  白马寺建成后,成为东汉最主要的译经场所。就是在清凉台上,摄摩腾和竺法兰译出了《四十二章经》。这是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汉明帝非常珍视,下令将其藏于兰台石室。因清凉台地势高,且有高阁,东汉以后,此处多为藏经之所。

  今天,人们登上清凉台,毗卢阁便映入眼帘。这是一座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初建于唐,元、明、清历代都曾重修。毗卢阁周围有配殿、廊庑等,如琇和尚所题的《白马寺六景》诗碑嵌于其上。在毗卢阁内,还有公元1732年所立的《颍石琇公和尚寿塔铭》碑。铭文记载,如琇和尚是洛阳人,俗姓潘,因自幼多病,托身白马寺,法名如琇,字颍石。

  “兰台画阁碧玲珑,皓月清风古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爽籁落空濛。”此诗在刻于清康熙年间的《白马寺六景》诗碑中,描述清凉台是个古朴清幽、人迹罕至的地方。其实,如琇和尚所题的《白马寺六景》诗碑有两通,内容略有差异,所嵌位置相距不远。在另一首题清凉台的诗中,前两句是“香台宝阁碧玲珑,花雨长年绕梵宫”。

  另外,清凉台上还有《和颖公马寺六景》诗碑,刻于公元1713年,由如琇和尚的“同学弟”孙云霞所题。

  在毗卢阁前,有两棵高大的柏树,为明代所植。其中一棵古柏上缠绕着凌霄花,有刚柔相济之美,人称“白马寺凌霄缠柏”。

  如琇和尚工诗文,善书画,其诗读起来赏心悦目。今天人们看到的“清凉台”三个字,则是书法名家袁兆熊所书。

  袁兆熊是孟津金村(今属平乐镇)人,生于公元1884年。他受父亲袁丹鼎影响,自幼酷爱书法、篆刻,年纪轻轻便闻名洛阳。清凉台上的《重修古刹白马寺碑记》,也是他手书的。(洛阳晚报首席记者 张广英 文/图)

[ 责任编辑:史戎戎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聚焦骨科前沿技术 脊柱微创技术研讨班在洛开幕
    聚焦骨科前沿技术 脊柱微创技术研讨班在洛...
  • ·孩子睡觉打呼噜,是腺样体肥大吗
  • ·短暂血糖升高 糖友可这样应对
  • ·孩子抑郁了,家长该咋办
  • 魏坡拉开新序章 古今融合看点多
    魏坡拉开新序章 古今融合看点多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新闻排行
  • 演员佟丽娅在洛阳拍摄杂志照片 所穿汉...
  • 闲置厂房变民宿 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洛阳今年将实施城市区规范停车秩序专...
  • 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摆在首位——扎实...
  • 洛阳两个集群获评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中航洛阳光...
  • 洛阳首届榴莲狂欢节看点多多
  • 玄武门大街地面辅道计划于5月底完工
  • 洛阳90后合伙人返乡创业逐梦沃野【组图】
  • 2024年“周山汇·金融惠企季”首场活动...
  • 百姓呼声
    自4月16日起,洛阳市从政坊游园暂停售票
    违规办理洛阳旅游年票行为为何屡禁不止
    精彩图片
    铁骑加紧训练 护航牡丹...
    厨师李治峰:传承不守...
    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
    增设公益服务设施 提升...
    精彩热帖

    蓝喉

    春天三片

    唱响牡丹之歌

    玉蝉花
    /初绽芳容观牡丹
    /四月洛阳
    /天津晓月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