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洛阳报》出版时期,正是解放战争激烈进行的时候,各方面条件很差,记者只有一支笔和一个简陋的笔记本。到远处采访,也只能将稿件交邮局邮递,常常把新闻耽误成了“旧闻”。
洛阳日报摄影部记者配发的无人机
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日益影响人们的生活,信息传播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报刊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洛报集团深谙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从机构设置、设备配置、采编流程等方面,全领域、多方位破解传统报业发展难题,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了长足发展。
采访手段更加先进高效
《新洛阳报》出版时期,正是解放战争激烈进行的时候,各方面条件很差,记者只有一支笔和一个简陋的笔记本。到远处采访,也只能将稿件交邮局邮递,常常把新闻耽误成了“旧闻”。
近年,随着采访手段的逐步改善,新闻内容更有可读性,报道方式更加灵活。
尤其是2008年以后,随着私家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出门采访“开着小轿车、带着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成为记者的“标配”。近年,3G、4G网络迅猛发展,借助一部智能手机,记者就能够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完成照片拍摄和文字稿件写作,往往人还没有回到报社,稿件和照片就已经快速传回编辑部。
另外,VR技术与采访的结合,也带来了全新变化。2016年6月至10月,《洛阳日报》特派记者随新华社全程参与“一带一路全球行”报道。在行进途中,借助VR技术全景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风貌,实现了文字、照片和视频立体融合传播的全媒体报道效果。
采访技术的变迁,同样体现在新闻摄影中。2016年以来,无人机摄影开始在新闻报道中广为采用,其全新的拍摄视角和呈现的画面为新闻报道带来“革命性”变化。《洛阳日报》摄影部6名摄影记者均配发无人机,大量精美、视角独特的航拍照片呈现在报纸版面上,使版面变得更加“亮丽生动”,更加贴近“读图时代”读者对报纸的需求。
精心设计的4D报深受读者喜爱
视觉设计让版面悦目赏心
还记得2011年4月13日的《洛阳晚报》吗?这一天,晚报推出了中国第一份4D报—— 《国色天香——4D牡丹特刊》。
“国色天香”,这似乎已是牡丹的专用形容词。这份特刊运用三维图像技术,让读者品赏了“国色”的雍容华贵;同时加入从牡丹花中提取的香料进行印刷,让读者领略“天香”的醉人气息。
融三维立体图案与牡丹花香于一体,此后连续两届牡丹文化节,《洛阳晚报》都推出了“花香报”,深受读者喜爱。
报纸技术的创新,离不开美编创意设计。
从《新洛阳报》创刊到20世纪90年代,美编工作相对单一,职责多为制作题花、插图等。
2013年1月,报业集团采编口进行机构调整,新的出版部正式运转。它不同于报社历史上单纯印报职能的出版部,而是有机整合原来分属不同部门的美编、组版、校检等岗位力量,在纸媒视觉化建设、丰富传播形式、提高编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版式工作室成立时,美编全都配备电脑,安装有设计软件,版式设计、图表绘制等工作,均是在电脑上完成的。2011年9月,还购置了3台数位绘图板,漫画创作更加方便、高效了。
近年,按照集团领导提出的“八化”办报理念中的“版式表达视觉化”“传播形式易读化”的要求,经过持续建设和发展,美编工作职责已经涵盖报纸视觉设计的各个领域。
印刷工人在工作
技术进步让“报”更“好看”
洛报集团印刷公司的前身是新闻车间。1981年《洛阳日报》复刊,为出版好报纸,报社专门成立了一个新闻车间,它占用院内一个旧礼堂,大约1000平方米,为报纸服务的各个工序基本都在里面,有拣字、排版、校对,还有压版、铸版、印刷,形成了一条龙作业。
随着印刷设备的升级,印刷公司从以前的手工上墨、调色、套印到现在的全部电脑自动化控制,出报成品率提高了80%,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损耗。同时,印刷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越。在河南省印刷质量评比中,《洛阳日报》的质量一直稳居前茅;在中国报协的质量评比中,从2012年至2017年连续六年被评为精品级报纸。
地面卫星接收天线
技术改革是全方位的。
1988年,洛阳日报社在全国报纸系统中首家建起了卫星地面接收站,成为新华社卫星通讯新闻网上的第一家新闻单位,大大提高了接收新华社电讯稿件的速度,缩短了出版印刷时间。
1989年,洛阳日报社在全国地市级报社中,最早采用了先进的电子照排技术,取代了落后的铅字排版作业,使报纸印刷工人从此告别铅与火。
1994年,报社在全国报界首批建立新闻编采电脑网络系统,实现了编采手段的数字化,使采编人员从此告别了纸与笔。
2012年7月,集团采编出版系统更新了方正文韬新闻采编系统,实现资料共享,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014年,为抢占优质移动互联网受众资源,集团“掌上洛阳”手机客户端项目实施。
…………
如今,随着数字化办公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进步,技术改革已渗透洛阳日报的全领域、全过程。(洛阳日报记者 李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