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月1日,《洛阳日报》正式复刊。为了这次“复出”,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几代报人精诚合作,才有了后来《洛阳日报》的一系列辉煌。其中,一组有趣的数字,可以间接反映出那个时代洛报人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
1981年1月1日,《洛阳日报》正式复刊。为了这次“复出”,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几代报人精诚合作,才有了后来《洛阳日报》的一系列辉煌。其中,一组有趣的数字,可以间接反映出那个时代洛报人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
74分
时至今日,《洛阳日报》仍然秉持着“逢进必考”的优良传统。在1981年《洛阳日报》复刊时,为了选到真正的人才,筹备组专门将一些教育界人士请到偃师“出题”,试题除时事、文学常识外,还有一篇命题记叙文,题目是《接到考试通知之后》。
考卷收上来,一篇作文引起了评委们的反复争论。
这篇作文系考生在考试时发现考场内有一幅题为《伯乐相马》的画,遂从这幅画入手,利用种种文学手法,对这幅画展开描写、评论。
阅卷初评时,一位评委认为该作文“跑题”,毫不留情地打了零分;复评时,评委们认为文章虽“跑题”,文笔还算不错,不给分可惜了,这才给了14分。
到了第三次阅卷时,又有评委提出,这篇作文虽有“跑题”嫌疑,但文章短小精悍,文笔干净流畅;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根据考场内一幅画,急中生智,触景生情,写出一篇好文章,体现出强烈的“新闻敏感”,我们办报纸,不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吗?
最终,这篇作文获得最高分74分。
从零分到状元,体现出报社负责的选人态度和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认真精神。
2毛钱
《洛阳日报》复刊时,由于当时还是“铅与火”的时代,每篇稿件的字数都得算得非常精细,便于排字工人一一挑拣铅字组版。一旦新华社传来国家大事的报道,印刷厂干部职工就得全体出动,一块儿拣铅字。
那时候的夜班,一般要熬到凌晨三四点,如果新华社突然来了紧急稿件,还会将好不容易拼好的版面推倒重来,有时忙到天明。
这样辛苦的一个夜班,其补贴只有2毛钱。当时买一个烧饼,需要2两粮票(每两粮票约合3分钱)、5分钱。根据当时市场行情折算,一个烧饼需要0.11元,买一碗素面,需要0.24元。
也就是说:值一个夜班,其补贴吃不了两个烧饼,也买不起一碗素面。
那时条件艰苦,报社领导和普通职工一样,四人挤一间小办公室。天热时,报社给大家每人发一把芭蕉扇,算是“防暑降温措施”;天冷时,屋里能生个煤炉,大家就感到挺幸福。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代代洛报人精诚团结,用一个个铅字、一张张版样孜孜不倦地记录洛阳发展。
3万元
尽管条件异常艰苦,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复刊的《洛阳日报》,在对采编业务的重视上体现出非同寻常的魄力。由于先前图片新闻是报纸的明显弱项,摄影设备太差,报纸上的照片常常很不清晰,严重影响报道质量。
1980年筹备复刊时,报社领导层痛下决心:加大对摄影设备的投入力度,彻底改善摄影报道这个“弱项”。
1980年年底,筹备组通过市外贸局兑换外汇,购买了2部“哈苏”照相机、1部“哈米雅”照相机,1982年配发给苌喜元、蓝河、孙德侠3名摄影记者使用。
当时,全国新闻单位中,只有新华社等少数几个单位用“哈苏”照相机,洛阳日报的2部“哈苏”,在河南省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3部相机,每部价值3万多元,一共花费10万余元人民币。须知,市里拨给报社的“开办费”一共才20万元,光相机就花了一半还多。
钱要花在刀刃上,为了新闻质量提升,这钱花得值!(洛阳日报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