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二里头的“中国之最”,其中就包括二里头庞大的宫室建筑群。该大型建筑群,是目前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与礼制相关的宫室建筑,也是探索中国宫室建筑起源与早期发展的一个基点。
二里头宫室建筑群基址 (二里头工作队提供)
上篇说到二里头的“中国之最”,其中就包括二里头庞大的宫室建筑群。该大型建筑群,是目前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与礼制相关的宫室建筑,也是探索中国宫室建筑起源与早期发展的一个基点。
这个建筑群有哪些特别之处?与国家文明的形成有啥关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已发掘大中型宫殿遗址12座
“这是1号宫殿,这是3号、5号……”听说记者要探访宫殿区,偃师市翟镇镇圪垱头村村民、二里头高级技师郭淑嫩当起了向导。
郭淑嫩是土生土长的二里头人,在二里头耕耘已有30年,从一个农民变成一个样样精通的考古人,对宫殿区了如指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介绍,二里头遗址宫殿区的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目前已发掘的有大中型建筑基址12座。早期的3号宫殿和5号宫殿基址位于宫殿区东部,晚期的1号、2号等大中型建筑基址位于宫殿区的东部和西南部。
为探明二里头遗址2号、5号基址的关键细节,以及新夯土墙与2号、3号、5号基址的关系,探索宫殿区的遗存分布情况,为即将实施的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持,2015年3月,工作队开始了新一轮发掘,至今已接近尾声。
古二里头人最爱“四合院”
“北京人爱住四合院,其实,这说不定是古二里头人的发明创造!”许宏说。
在已发掘的宫殿区示意图上,中心区道路网纵横交错、宫城方正规矩,建筑基址群排列有序,10余座大中型宫殿基址组成了二里头宫室建筑群。其中,晚期的1号和2号基址是单体四合院风格,早期的3号和5号基址属于多重院落,7号和8号两座基址又是单体建筑。
许宏介绍,早期的3号、5号基址东西并列,其间以道路及其下的排水渠相隔。两座基址已揭露的部分至少都由三重庭院组成,都有经统一规划、在同一轴线上的廊庑建筑。建筑营建和使用时间约在二里头文化二期。
发掘过程中,工作队在3号宫殿的中院和南院内,发现了贵族墓葬和石砌渗水井等遗迹,北院内发现有积水迹象的大型坑状遗迹。5号宫殿基址经多次修建或增建,主殿以窄墙间隔成不同的房间,北院和中院院内也分别发现有同时期的贵族墓葬。
而晚期的1号宫殿基址为一大型单体四合院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建筑物下铺设有陶水管,应为排水设施。
许宏说,主殿坐北朝南,以廊庑环绕庭院,建筑组群和绝大部分院落建筑内部呈中轴对称布局,封闭式院落布局构成了二里头文化宫室建筑的最大特色,显现出复杂的设计理念和对建筑技术的熟练运用,以及建筑者的协调组织能力。
一般来说,建筑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但为何早期院落为三重或四重,晚期却为单体四合院?
许宏解释,二里头二期和三期之间的建筑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原因至今还是个谜,考古学上可以有多种解读,“宫室建筑布局上的变化或许比锅碗瓢盆更具有昭示社会集团变化的意义。但仅从这一小的侧面看,二里头的整体情况很复杂,我们现在不知道的比知道的要多得多,这正是考古学的魅力所在”。
由宫室建筑看国家文明的形成
我们知道,新石器时代聚落中已发现大型房屋遗迹(俗称“大房子”)。曾有人认为,二里头宫殿区不过是一个稍大点的部族中心所在地,也不过是有几座“大房子”,距离所谓的“宫殿”差距很大。
许宏说,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800年的仰韶时代,以环壕为主的、向心式的聚落布局,作为公共活动场所的“大房子”和中心广场,以及盛行薄葬等,构成了这一时代的重要标志。到了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龙山时代和随后以二里头为先导的早期王朝时代,宫室建筑开始出现,这类建筑无论体量之大、结构和技术之复杂程度,都是仰韶时代的“大房子”所不可比拟的。
“考古材料表明,进入龙山时代,若干考古学文化的社会分层已较显著,贫富分化加剧,聚落形态、建筑规格等都有很大变化,如‘大房子’与中心广场被封闭而排他的、中轴线布局的院落式宫室建筑所取代,城垣建筑普遍化且以矩形为主。”许宏说。
就早期宫室建筑的特征而言,中原王朝时代密闭式院落反映了政治决策的隐秘和排他性,中轴对称格局反映了权力中心的秩序性和威仪感,这些都是国家文明走向成熟的标志。
从目前二里头宫殿区的体量看,要建造一所二里头这样的“大房子”,动用三千壮劳力,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这样庞大的用工量和复杂的组织体系,绝不是一个部族所能拥有的,这意味着广域王权国家的都邑文明已经形成。(洛阳日报记者 常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