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位于二里头遗址保护区南约300米、偃师古城快速公路北约200米、二里头遗址宫城区中轴线南延线西侧区域,建成后将满足文物展示、馆藏、科研和观众游览休闲等综合性需求。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位于二里头遗址保护区南约300米、偃师古城快速公路北约200米、二里头遗址宫城区中轴线南延线西侧区域,建成后将满足文物展示、馆藏、科研和观众游览休闲等综合性需求。
该博物馆建筑总体设计以二里头台地为意象,建筑天际线中央高起并逐渐融合于大地,象征威仪四方的华夏最早王朝气象。外观设计以“华夏之源最早中国”为基本理念,包含了“钥匙”“盘龙”“铜爵”“玉璋”等二里头元素。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鸟瞰效果图
其中,从上面看,博物馆的屋顶平面暗含了一把“钥匙”形象,象征着二里头文明是打开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博物馆整体形象就像一条盘旋的龙,这也准确地表达了二里头在早期中国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正面效果图
备受关注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昨日隆重奠基,计划2019年10月建成。该博物馆长啥样,有哪些设计创意?洛阳日报记者第一时间独家采访了该博物馆的设计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立教授。
立体“盘龙”平面“钥匙”
二里头遗址现存面积约3平方公里,其年代范围大致为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夏文化遗存,是我国考古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遗址,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
为再现二里头元素,精心打造集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大型博物馆,设计单位派出了精干团队进行建筑设计。
作为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遗址而建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位于二里头遗址保护区南约300米、偃师古城快速公路北约200米、二里头遗址宫城区中轴线南延线西侧区域。该博物馆总占地20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包括公共区域、业务区域、行政区域及早期中国研究中心等,能满足博物馆文物展示、文物馆藏、文物科研和观众游览休闲等综合性需求。
李立介绍,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风格与二里头遗址现状环境充分协调,总体设计以二里头台地为意象,建筑天际线中央高起并逐渐融合于大地,象征威仪四方的华夏最早王朝气象。
外观设计以“华夏之源最早中国”为基本理念,包含了“钥匙”“盘龙”“绿松石龙”“铜爵”“玉璋”等二里头元素。
从上面看,博物馆的屋顶平面暗含了一把“钥匙”形象,寓意二里头遗址是探寻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物证,象征着二里头文明是打开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
龙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图腾,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是考古发掘中最早的龙形象之一,也是二里头文化的重要象征,非常具有代表性。
“博物馆整体形象就像一条盘旋的龙,最高处的中央大厅隐喻了方形的龙头。把盘龙作为博物馆形体的概念解读,准确地表达了二里头在早期中国研究中的独特地位。同时,在博物馆的入口区域,设计有绿松石龙纹饰,使游客在走进博物馆之前就能充分感受浓郁的二里头文化氛围。”李立说。
此外,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造型古朴优雅,该博物馆中央大厅的铜屋顶设计为自底部向上张开的喇叭状,和青铜爵的造型神似。二里头还出土了其他遗址罕见的大量的玉璋,平面设计中局部参照了玉璋的形象。
李立介绍,设计方案将博物馆纳入遗址的整体环境之中进行考量,以谦逊的姿态北望遗址核心区,同时又充分考虑了洪水灾害对基地所在区域的威胁,把博物馆和文物安全放在首位,将首层抬高至历史最高水位之上,远看为台地建筑,象征着二里头承载的历史遗迹的文化意义。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也将同步规划、分步实施,将对城墙、一号和二号宫殿建筑基址、“井”字形道路、铸铜作坊遗址、绿松石作坊遗址、祭祀遗址等遗址本体进行保护展示。同时,还将进行古环境模拟展示,建造部分湿地、稀树草原风貌景观及手工业作坊功能区等。建成后,这里会成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区,早期中国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历程与成果展示基地,以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运营典范。
能看文物 也能喝咖啡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地上地下共四层,地上分为展陈区、办公研究区、库房技术区和文教区4个部分。
地上一层,主入口庭院位于博物馆南端,庭院西边为入口服务区,包括售票、自助购票和讲解员休息室。一层的展陈区围绕中央大厅布置了1个临展厅和3个常设展厅。一层还设计了咖啡厅、纪念品商店等。办公研究区围绕内部庭院布置,包括研究室、会议室、网络机房和监控中心兼消防控制室,并有两层通高的多功能厅和行政办公用房。库房技术区在首层设置了卸货区。
地上二层的展陈区同样围绕中央大厅布置了4个展厅和一个文物修复区,游客可以隔着玻璃观察文物修复人员的工作现场。展陈区的北端是悬挑的咖啡厅,东侧为文教区。
地上三层中央大厅的上部设置了一个半室外环廊,游客可以通过大厅东侧到达此处,环游3层屋面平台,远眺遗址区环境。地下层主要是设备用房和职工餐厅。
四季有景 绿野环城
根据方案,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建筑隐现于绿野之中。通过地形起伏,博物馆的下部被绿地遮挡,最大限度融于遗址环境,建构起遗址博物馆的独特形象。
此外,整个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用做旧的紫铜作为外观主要材料,同周边绿野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又通过地形升起,形成了“绿地拱卫之城”意象。
博物馆的屋顶平面为不规则的正交面,通过不同高度的形体处理,加强了“城”的文化意向,尤其是中央大厅高出屋面形成外观上的视觉中心,远远望去,就像绿野之中一座城池破土而出,象征着二里头文明所代表的最早的“中国”的形成。
博物馆内穿插多处院落,将景观引入建筑内部。在内部院落的设计中,采用更加精致内敛的造园手法,以枯山水为主,通过静态、抽象、小尺度的景观表达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植物造景上,四季有绿,注重季相变化,植物种类丰富,形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观。
李立介绍,在旅游线路方面,以洛阳大遗址游览为主题的游览路线分为“内外双环”,呈“回”字型结构。
“外环”——围绕洛阳片区大遗址区域形成环线,西起宁洛高速、北至连霍高速、东至杜甫大道、南至龙少旅游专线及龙门东侧的二广高速,便于大遗址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并构建便捷的交通旅游线路体系。
“内环”——跨洛河连接洛阳市区和偃师形成环路,西起龙门大道,北至中州路及中州东路、东至商都南路、南至古城快速路,沿洛河串联起洛阳“五大都城遗址区”及“中国夏园”,形成一南一北两条旅游线路。
游客在参观完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后,可乘电瓶车沿着二里头遗址“井”字形道路西侧南北向道路的南延段,继续参观古洛河景观复原区及二里头遗址核心区。
二里头遗址发掘始于1959年,因享有“最早的中国”之称而声名远播。随着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奠基和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不远的将来,人们可以来到二里头,寻找“最早的中国”留下的民族印记,探索中国的由来。(洛阳日报记者 常书香 通讯员 曹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