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农民工早已不再局限于那些“建筑工地上忙碌的身影”,而是出现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如今,农民工返乡创业、转移就业脱贫、市民化等话题备受关注。“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时期。
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编者按
近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农民工早已不再局限于那些“建筑工地上忙碌的身影”,而是出现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如今,农民工返乡创业、转移就业脱贫、市民化等话题备受关注。“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时期。即日起,《洛阳日报》推出《关注农民工关爱农民工》栏目,带您走近农民工身边,为您讲述他们的故事。敬请关注。
初春时候,乍暖还寒。15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伊川县江左镇石张庄村村民石成岗就起床了。简单吃罢早饭,他披上厚棉袄,大步走进水果园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作为乐活星创天地园区的一名主管,前一晚他住在园区守夜。他早起,是为了给园区当天的工作“打前站”。25个西瓜大棚、40亩梨树,是石成岗负责的工作范围。转完一圈回到园区门口,工人们陆陆续续来了。
“老石,咱今儿干点啥?”见石成岗走来,大家围了过去。
“小张你们一组7个人去6号棚栽苗,剩下的人去西瓜大棚……”石成岗乐呵呵地说。
“中,俺们都听你哩!”工人们说笑着,拿着工具向大棚走去。
今年60岁的石成岗是石张庄村人。因为家里穷,他小学没毕业就在家务农。10多年前,石成岗加入外出务工的队伍。在建筑队里,他做的是搬砖、轧钢筋这类最辛苦的活儿,住的是工地边搭起的简易板房。一年又一年,石成岗走南闯北,到过天津、苏州等城市,漂泊感始终困扰着他,尤其是家里遇上急事他回不去,心里难受。再加上年纪也越来越大,他回乡工作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2009年,听说村里新建的果园招工,在家等活的他想“先去干俩月试试”,没想到,这一干就是8年。由于踏实肯干,他还当上了西瓜棚和梨树区的主管。“能在家门口赚钱,谁还想出去受那罪!”石成岗说,“现在家里有啥事,走回去也就十来分钟,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心里踏实。”
在乐活星创天地园区,告别异地打工生涯,选择返乡就业的还有很多人。
进入草莓采摘旺季,29岁的樊国粉开始忙碌起来。作为草莓片区的主管,每天早晨她要挨个查看大棚草莓生长情况,确定当天开放采摘的区域;根据天气情况,提醒工人升起大棚棉被、打开通风口,保证大棚内温度湿度适宜,控制草莓生长速度和甜度;指导工人为园区消毒,做好病虫害预防……
事实上,如今这个草莓种植的“专家型”主管,5年前还是对水果种植一窍不通的返乡农民工。“园区提供技术、统一进行生产管理、开拓销售渠道,我们通过技术培训,都能种出好水果。”樊国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外面打工,虽然一个月赚三四千元,但吃住都要花钱,落到手里也不多。在家门口干活,一个月工资2500元,还有承包大棚的利润分红,一年收入也有三四万元。”
“我们运用物联网技术采集的植物生理数据,由技术人员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每天的标准种植流程和动作指令,农民来到这里干活,只需要按照主管安排的流程完成指定动作就可以了。”园区负责人吴迪介绍,园区开发的智慧农业技术,可以让“零”技术的农民种出高品质的水果。
此外,园区采用利润分红的形式,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不仅让当地留守妇女创造出劳动价值,帮助农村家庭增收致富,而且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提供便利。目前园区已培养产业工人30多名,去年10月,园区还入选了全国首批国家级“星创天地”。
有了石成岗和樊国粉这样在家门口成功就业的例子,周边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纷纷返乡。苑庄村54岁的村民杨灵霞过去常年带着孩子在外地打工,由于没有户口,孩子在外地很难入学。如今她回到家乡,不仅孩子顺利入学,而且结束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同时,她还在园区承包了两个草莓大棚。
“不离开家,不耽误家务,一年还能挣个三万五万的。家门口就业,心里真踏实。”杨灵霞笑着说。
(洛阳日报记者 李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