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市十一次党代会为我市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
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市十一次党代会为我市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
近期,我市机关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掀起学习贯彻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大家一致认为,我市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在传承保护中留住文化根脉,是落实“9+2”工作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战略抉择。我市要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打造具有洛阳特色、华夏气派、国际水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传承保护
留住文化根脉
守正方能出奇,继往才能开来。
市委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积极实施隋唐洛阳城、汉函谷关、汉魏洛阳故城等一批遗址公园项目,建成二里头夏朝遗址博物馆等一批文物保护展示工程。
对此,市文物局局长余杰表示,市文物部门将抢抓机遇、勇于担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做好隋唐洛阳城、汉函谷关、汉魏洛阳故城等遗址公园的建设工作,重点推进二里头夏朝遗址博物馆等文物保护展示工程,努力打造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基地。同时,要兼顾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作,将会议对文物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直关心我市古村镇保护发展的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主任严辉表示,古村镇是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遗存,市委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做好历史名城、名镇、名街、名村的保护建设工作,留住老洛阳的“底片”,为做好我市古村镇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市应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机构和民间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古村镇保护工作。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毛阳光认为,洛阳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仅有历史的根基,而且有现实的土壤。我市要紧抓“一带一路”机遇,把河洛文化等输出到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加强经济和文化交流。
利民惠民
繁荣文化事业
文化建设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惠及人民。
今年5月,我市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评审,全市初步构建起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面提升。13个县(市)区实施了县级公共文化设施新建或改扩建工程,新增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全市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达标数量由122个增加到178个,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达标数量由1498个增加到3055个,全市建有文化活动广场3204个,人均达到0.23平方米,配发室外活动器材2473套,基层文化阵地面貌焕然一新。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林春芳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巩固和发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力度,确保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高效利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大餐。
融合发展
壮大文化旅游产业
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深入挖掘洛阳特色文化资源,把历史活化为故事、把资源转化为优势,推动文化、文物与旅游、科技、体育、创意等深度融合,把洛阳建设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中国传统村落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迎来了大批游客,古村落焕发新的生机,成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
随着龙门石窟“互联网+旅游”项目的实施,游客在景区内外可以通过扫微信二维码,实现门票、餐饮、游船、电瓶车、住宿、讲解、购物等消费的手机支付,该景区成为全国首个“微信支付旗舰景区”。
市旅发委主任王晓辉表示,我市将积极探索发展“互联网+文化+旅游”,推动龙门石窟等重点文化旅游园区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历史文化游、山水游、生态游、全域游等文化旅游品牌,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洛阳文化旅游新风景。(洛阳日报记者 常书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