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6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圆满落幕。据市旅发委统计,今年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141.9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1.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5%和15.61%。
国庆假期,孟津县朝阳镇卫坡古村落吸引了大量游客 记者 刘冰 摄
昨日,2016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圆满落幕。据市旅发委统计,今年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141.9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1.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5%和15.61%。
本届河洛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洛。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138.5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0.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3%和15.58%;接待入境游客3.37万人次,旅游创汇942.63万美元;全市各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855.39万人次,门票收入13852.05万元。
河洛文化旅游节还带动了我市交通、餐饮、住宿等多方面消费,全市各星级酒店和快捷酒店客房出租率高峰期超过80%,唐三彩、牡丹瓷、牡丹画等洛阳特色旅游商品持续热销。
我市正全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文化旅游产业大提升、大发展离不开丰富的旅游产品。今年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景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持续火爆;以老君山、重渡沟、龙潭峡等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游备受青睐,游客接待量较平时明显攀升;田园采摘、生态垂钓、休闲农庄等乡村休闲度假游同样吸引了不少游客,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今年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来洛客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中远程游客多,来洛的甘肃、四川、辽宁、黑龙江等中远程省份游客较往年有较大幅度增加。二是境外游客多,我市接待的入境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5.52%。三是自驾游、自助游游客多,自驾游游客占来洛游客总量的70%以上。
“河洛文化旅游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国际知名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延军表示,应按照“彰显洛阳特色、突出华夏气派、具有国际水准”的要求,推出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节会旅游产品,增强对境内外游客的吸引力,提升节会的国际知名度。
曾多次带表演团队来洛的吉林中艺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姜霓建议,进一步创新和丰富节会内容,推动旅游和文化、农业、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延长旅游产业链,引导旅游产业走上多功能、综合型、高品质的融合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应按照“以节促建、以节促管、以节惠民”的总体要求,促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群众团体的参与热情,让市民共享节会成果。(洛阳日报记者 戚帅华 通讯员 李培桓 李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