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执钢板、一手执鼓槌,唱者立于鼓前,嘴里唱着故事,伴奏者拉着坠胡,旋律曲折回荡……这几天,刚参加工作的毛玉杰一直在抽空练习河洛大鼓,备战即将开赛的河南省首届“洛阳·老城杯”河洛大鼓争霸赛。
一手执钢板、一手执鼓槌,唱者立于鼓前,嘴里唱着故事,伴奏者拉着坠胡,旋律曲折回荡……这几天,刚参加工作的毛玉杰一直在抽空练习河洛大鼓,备战即将开赛的河南省首届“洛阳·老城杯”河洛大鼓争霸赛。
河洛大鼓是我省地方传统曲种之一,被称为“活的文物”,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河洛大鼓争霸赛由省文联、省曲艺家协会主办,为的就是促进河洛大鼓的活态传承和发展。
像毛玉杰这样的年轻人,为何痴迷如此古老的“流行乐”?
“曲子好听、唱腔有味儿。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河洛大鼓,我就欲罢不能了。”毛玉杰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音乐系。2014年,该校将河洛大鼓确定为选修课,对戏曲很感兴趣的毛玉杰立刻报了名。与他一同学习的,还有60多名在校学生。
此次赛事组委会介绍,截至目前,报名参赛选手除我市选手外,不乏三门峡、巩义等地选手。此外,年轻选手较多,也是赛事的一个亮点。
27岁的朱继鹏就是其中一位。从8岁开始练习至今,朱继鹏几乎每天都听着伴奏唱一段,凡有演出机会,他都积极参与。“参赛重在展示自我,更重要的是跟许多艺人切磋。”在他眼中,河洛大鼓就是河洛文化的一部分,“河洛大鼓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只要多演出、多宣传,再加上曲目和表演形式的创新,让更多人喜欢它,不难!”
提起这次比赛,最兴奋的当数李明治等老一辈艺人。作为河洛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李明治已年过七旬,如今,他带着自编的教材,每周都会给洛阳师院的学生上选修课,风吹日晒,从来不落。
“想让河洛大鼓传下去,还得靠年轻人。”截至目前,仅李明治教过的学生就已超过200人。这次争霸赛,他鼓励学生尽管报名、上新作品。“只要学生需要,我就上台给他们伴奏!”李明治说。
除了授课,李明治认为,加大优秀曲目的创作力度,提高河洛大鼓演艺人员的待遇也很重要。“戏曲进社区、下农村的时候,也可以带上河洛大鼓。”李明治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河洛大鼓说唱队,选拔一批队员,更多地参与演出,通过以演带练,更有效地促进河洛大鼓的活态传承。(洛阳日报记者 李梦龙 特约通讯员 石智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