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大气变暖,这是个全球性气候问题,每个国家和城市都在践行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洛阳也在积极行动,昨晚举行的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我市采用政府倡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让开幕式排放的二氧化碳,被位于河北承德的碳汇林所“吸收”,这是我市首次实现“碳中和”的牡丹文化节开幕式。
洛阳网讯 温室效应、大气变暖,这是个全球性气候问题,每个国家和城市都在践行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洛阳也在积极行动,昨晚举行的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我市采用政府倡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让开幕式排放的二氧化碳,被位于河北承德的碳汇林所“吸收”,这是我市首次实现“碳中和”的牡丹文化节开幕式。
何为“碳中和”
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排放的二氧化碳怎么被河北的碳汇林“吸收”了,什么是“碳中和”?今天上午,在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碳中和仪式上,北京环境交易所有关负责人介绍,“碳中和”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打个简单的比方,以工业企业为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有水、电等能量的消耗,会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按照国家规定,每个企业的碳排放量是有一定标准的,假如A、B两家企业,按照规定一年的碳排放量都为1000吨,如果A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碳的排放量超出了这个标准,达到了1200吨,而B企业由于对生产设备进行了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减少了200吨的排放量,那么B企业就可以把其节省下来的200吨碳额度,通过环境交易所挂牌销售给A企业,A企业所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从而得以抵消,避免了高额的罚款。
牡丹文化节开幕式预计排放40吨二氧化碳
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是每年牡丹文化节的重头戏,一幕幕精彩的演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你知道吗,开幕式的灯光舞美,观众前往观看所乘坐的交通工具等,都需要电、水、汽油等能源的消耗,据统计,将这些能源消耗按照相关标准换算后,相当于排放了约40吨的二氧化碳。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履行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义务和责任,倡导并践行环保理念,我市在政府的倡导下,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环境交易所购买经国家核证的减排量来抵消此次开幕式二氧化碳的排放,首次实现了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的二氧化碳“零排放”。
据了解,此次开幕式所抵消的40吨二氧化碳,通过北京环境交易所完成交易,分别由河南碳汇实业有限公司购买30吨,洛阳荣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购买10吨,均来自河北承德碳汇造林项目。
碳交易能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经有北京、天津、上海等七个城市被定为碳交易试点城市,这些城市中的企业等社会主体,都将按照相关标准,碳排放超量的企业,都将纳入碳交易市场,超排企业可购买政府分配的碳排放信用额度,或者购买市场化运作的工业、林业或者新能源企业的碳信用额度。据北京环境交易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模式能调动企业改进节能减排的生产设备,促进植树造林,在淘汰落后产能,保护环境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见习记者 白银龙)
相关释义:
碳中和:人们(包括单位、企业、个人)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选择适当的碳补偿方式,获得碳汇额度并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
碳交易: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艰难谈判,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