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八俊”,指北宋末年活动于洛阳地区的陈与义、朱敦儒等八位文人。北宋灭亡后,他们流亡江南,诗词风格趋向沉郁悲壮、雄阔慷慨,引领了南宋的爱国主义文风。他们怀念故国山河、中原牡丹,笔下的牡丹诗词,至今读来仍带给我们震憾!
洛中人物有八俊
“洛中八俊”,指北宋西京洛阳的八位著名文人。南宋楼钥《攻媿集》载:“承平时,洛中有八俊,陈简斋诗俊、岩壑词俊、富季申文俊,皆一时奇才也。南渡以来,诗俊、文俊皆为执政大臣,相与力引岩壑之名,始以隐逸召用于朝。”
这句话是说,北宋末年的和平时代,洛阳有八俊,陈简斋是诗俊、岩壑是词俊、富季申是文俊,都是一时奇才。北宋灭亡,他们到江南后,陈简斋、富季申都成为执政大臣,经他们引荐,岩壑也入朝为官。
楼钥虽提出“洛中八俊”之名,但在实际上只提到三个人,其他五人是谁,目前众说纷纭,仍是一个历史之谜。明确提到的三个人是陈简斋、富季申、岩壑。陈简斋,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陈与义(号简斋);富季申,就是南宋著名主战派大臣富直柔(字季申);岩壑,就是著名爱国词人朱敦儒(号岩壑)。
两宋之际,金军攻陷洛阳,并将这座名城焚成一片瓦砾,大批民众死于战火,“洛中八俊”与数十万民众逃往江南。
中有万斛江南愁
客居异乡的洛阳人,他们把带来的牡丹种子,种在自己的新家园。南宋陈著的《次韵洛阳秦庆父贽见》写道:
“洛中人物好,磊磊实过名。和气春浮动,新诗玉琢成。
相逢交义重,一笑世情轻。问到牡丹外,凄然百感生。”
这首诗的背景是,陈著与洛阳移民关系好。春天之时,陈著到洛阳移民住的村庄去,共赏牡丹,并吟诗唱和。看到此处的牡丹,想到故乡,这些洛阳人“凄然百感生”。
富直柔是“洛中八俊”的领袖,他是著名政治家富弼的嫡孙。《洛阳名园记》中的富郑公园,就是富弼家族在洛阳的庄园。北宋末年,富直柔中进士,入朝为官,随宋高宗南渡后,任枢密院同知等职,与秦桧、吕颐等投降派进行坚决斗争,被诬陷免职,闲居连江(今属福建)西山。
陈与义写了一首长诗赠他,诗中写道:“欹墙数苞乃尔瘦,中有万斛江南愁。”同时闲居西山的还有被免职的主战派大臣李弥逊,牡丹吐芳、桃飘李飞的二月,迎来了富直柔的生日。李弥逊《点绛唇·富季申生日》写道:
“花信争先,暗将春意传桃李。寿卿同醉,绿野连珠履。麟阁丹青,眷注耆英裔。眉间喜,日边飞骑,来促东山起。”
报国无门的富直柔,未能东山再起。十五年后,他怀着对故国山河和牡丹的深深眷恋,长眠于此。他留下了《别久帖》《手札》等书法精品,供后人品鉴。
青墩溪畔龙钟客
陈与义,在宋徽宗时期中进士,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南渡后,做过参知政事(副宰相),因反对与金朝议和,坚持抗金,于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春,被排挤出朝,寓居浙江桐乡青墩镇。
浙江一带,古称吴中,从唐代起,已开始种植牡丹。到南宋时,由于大量河洛移民的迁入,牡丹种植很普遍。元初,陆友仁撰《吴中旧事》说:“吴俗好花,与洛中不异。吴中花木不可殚述,而独牡丹芍药为好尚之最,而牡丹尤贵重焉。”
在青墩镇,有不少牡丹,陈与义在这里写下了《牡丹》一诗: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诗中说,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悲哀痛苦,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这首诗凝聚着国恨家仇,感情沉痛深刻。
在青墩镇,他还写下怀念洛阳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一词,词中写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回忆在洛阳午桥与好友们宴游之时的美好时光,再看看眼前山河破碎的现实,一种忧国怀乡之情,油然而生。
后来,陈与义再也未看到午桥碧草、故乡的牡丹。两年后,49岁的陈与义在青墩镇郁郁而终。
从今醉过牡丹时
北宋末年,出身于富庶之家的朱敦儒以清高自许,两次举荐为学官而不出任,隐居于故乡。
他在《鹧鸪天》中写道:“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他的轻狂和傲骨,通过这几句激情洋溢的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牡丹花开时,年轻的朱敦儒常常在自家的花园中,与娇妻赏花饮酒,他在《满庭芳》中写道:“花满金盆,香凝碧帐,小楼晓日飞光。有人相伴,开镜点新妆……催人起,雕鞍翠幰(xiǎn),乘露看姚黄。”
金人南侵,朱敦儒的家人那死于战火。他孤身一人逃到江南,被人举荐为官,但因多次发表主战言论,被弹劾免职,过起闲居生活。南渡之初,朱敦儒站在主战派一边,所写的词比较具有现实意义,多忧时愤乱之作。“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这一句沉痛凄怆,非常感人。
闲居后,报国无门的朱敦儒每天借酒浇愁,使自己暂时忘却国仇家恨。这年春天,朱敦儒写下了《临江仙》:
西子溪头春到也,大家追趁芳菲。盘雕翦锦换障泥。花添金凿落,风展玉东西。先探谁家梅最早,雪儿桂子同携。别翻舞袖按新词。从今排日醉,醉过牡丹时。
同样是牡丹,同样是赏花,又有几人读懂他之前的欢畅和今日的愁怅!洛阳才子江南老,他的生命也消逝在异乡的春天里!(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