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走近洛阳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洛阳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来源: 洛阳网-洛阳日报 2012.06.05 09:39

  嵩县放河灯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公元1850年),是嵩县民间祭祀河神、纪念已故亲人并祈求人畜平安、风调雨顺的一种风俗。

  如今,放河灯已成为嵩县库区乡的一项大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入选我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也称七月半、鬼节、盂兰盆会),当地都会组织人们制作花船,船长逾10米,船上有绿的或红的灯。然后人们举行仪式,将船放入伊河,整个过程还伴随有秧歌、竹马、旱船、唢呐、铜器等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仪式时长达数小时。

  为防洪水放灯祭神

  嵩县库区乡桥北村的张全申,是制作河灯的第四代传承人(清末以前传承谱系今已无法考证),也是如今放河灯仪式的主要组织者之一。

  近日,年过六旬的张全申和嵩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一起为我们讲述了嵩县放河灯的由来。

  昔日,每年夏秋季节,伊河常发洪水,淹没庄稼,危及人畜生命财产的安全。据1985年版《嵩县志·大事记》载:“西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大雨,伊水淹没民舍1900余家;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夏,伊河泛涨,淹没民舍千家,牲畜十丧八九;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伊河涨,淹没民舍数百家,人畜死亡甚多;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伊、洛河涨,淹没十余村……”

  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伊河再次暴涨,面对连年的洪涝灾害,岸边的嵩县库区乡桥北村年长者提议,在每年的中元节,做几盏花灯放入伊河,以祭河神,祈求人畜平安、风调雨顺。

  当年中元节,有村民做好莲花灯,晚间放入河中,果然来年伊河未发洪灾,风调雨顺。就这样,放河灯的村民由十几家发展到几十家、几百家。三年后,桥北村每家每年都要做一盏河灯放入伊河。从此,放河灯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由简单的祭祀活动发展到有唢呐、铜器、竹马、旱船等民间表演活动参与,放河灯成为当地的一项主要祭祀活动。

  当时,桥北村西有一座寺院,名曰锦陵寺。寺中主持为了普度众生、超度亡灵,将放河灯作为一项重要的佛教活动来组织,还把河灯分为主灯和辅灯,主灯由寺里负责制作,呈花船形,辅灯由各户和信徒制作。主持还在放河灯仪式中融入唱经歌等佛教文化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放河灯仪式的内容。

  虽曾遭禁民间未绝

  新中国成立后,放河灯活动一直举办至1965年。十年动乱期间,放河灯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遭到禁止。从此,昔日隆重的放河灯仪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张全申告诉我们,当时放河灯虽然遭到禁止,人们不再大张旗鼓地举行仪式,但并没有因此停止放河灯。每到农历七月十五,也有村民偷偷做几盏河灯放入伊河。直到1978年,在民间群众自发组织下,放河灯活动才得以恢复。1995年,根据人们意愿,相关部门对锦陵寺进行了重修,放河灯活动又继续由锦陵寺来组织。

  群众艺术亟待传承

  如今,放河灯不仅仅是为祭河神而举行的祭祀活动,它已成了一项声势浩大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张全申说,如今河灯的主灯是船灯,辅灯是小型莲花灯。船灯长约8米、宽1.5米、高约2米,骨架由毛竹或木杆做成,船体用彩布、彩纸等装饰。船尾有小型宫殿,内塑观音坐像,殿前两侧分别站立金童玉女像各一个、手执刀枪天王像各两个,还有四个挑着银担的壮汉像及十八罗汉拉纤像。

  放河灯仪式开始时,众人先在锦陵寺前祭拜,秧歌、竹马、旱船、唢呐、铜器等民间艺术表演队也开始表演。然后,20多名信徒抬船灯至伊河岸边,摆上供品,焚烧银钱,唱经祈祷,再将主灯和数百盏小莲花灯放入水中,此时,鞭炮齐鸣,众人祭拜,整个仪式长达3个多小时,参与群众逾万人。

  嵩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表示,放河灯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彰显了人们珍爱生命、祈求平安、积德行善的愿望。河灯结构复杂,汇集民间剪纸、彩绘、彩塑等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由于河灯制作工艺复杂,目前掌握其制作技巧的多为年纪偏大的老人,后继乏人,亟待传承保护。

(记者 李三旺 通讯员 时巧利) 

[ 责任编辑:姬晓利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孕妇吃冰箱食物后高热腹泻 医生:这个细菌不怕冷
孕妇吃冰箱食物后高热腹泻 医生:这个细...
  • ·暖气屋里口鼻干燥怎么办?
  • ·嘴角长疱疹怎么好得快?
  • ·男子看电视时突然休克,原因竟是……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最低1040.5元!洛阳龙门站至香港...
  • 洛阳132名退休干部到村任职 助力...
  • 新安县雷华风电场项目加紧推进
  • 多方发力!洛阳市将建设全国学校...
  • 孟津黄河湿地9个最佳观鸟点位发布
  • 本周洛阳天气晴好 冷空气持续“补...
  • 三位“洛阳球王”加冕!乒乓球争...
  • 冬至饺子香 暖意盈满堂
  • 洛阳43个部门和单位协同联动 共同...
  • 王昆峰:“洛阳是我的第二故乡,...
  • 百姓呼声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有人种菜?
    禁止共享电单车在市区或主要道路通行?
    精彩图片
    新安县磁涧镇:丹...
    郭蓉怡:青春接力 ...
    中科信息产业园(...
    于延明:豆香四溢 ...
    精彩热帖

    花卉欣赏

    宜阳杏花村

    红枫最多情

    沉醉初冬艳阳下
    /桂花飘香的季节
    /迷恋嵩山
    /游上清宫有感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