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钉纹铜爵、白玉杯、三彩黑釉马、金丝楠木塔和石辟邪——昨日举行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上,洛阳博物馆公布了该馆的五大镇馆之宝。
|
夏代乳钉纹铜爵 |
|
|
唐代三彩黑釉马 |
|
|
曹魏白玉杯 |
|
|
东汉石辟邪 |
|
|
清代金丝楠木塔 |
|
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结果日前正式揭晓,夏代乳钉纹铜爵、东汉石辟邪、曹魏白玉杯、唐代三彩黑釉马、清代金丝楠木塔等5件珍贵文物从1.1万件馆藏历代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镇馆之宝”。
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活动自今年牡丹文化节正式启动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悉,评选活动首先由文物专家从1.1万多件藏品中选出20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文物精品,作为候选名录公布于众。之后启动公众投票活动,通过现场投票、网络投票等多种形式,依据得票情况并经专家评审,最终推举出绚丽夺目的五大“镇馆之宝”。
洛阳博物馆党委书记周加申表示,评选“镇馆之宝”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今后洛阳博物馆还将不断推出各种主题鲜明的活动和文物展览,坚持知识性与娱乐性相结合、文物藏品与历史故事相结合等方式,使观众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将洛阳博物馆打造成一个大众鉴赏高雅文物与艺术、休闲、娱乐、教育的殿堂。
此外,洛阳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中心也于昨日正式成立,首批通过考核的28名志愿者被正式授牌;洛阳博物馆同时还给10名“小小讲解员之星”和“画画洛阳博物馆小画家”颁发荣誉证书。
(记者 李燕锋/文 张晓理/图)
相关链接
●夏代乳钉纹铜爵:夏代文物精品,爵高22.5厘米,流、尾长31.3厘米,壁厚0.1厘米,1975年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酒器,为人们探究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物证。
●东汉石辟邪:高1.90米,长2.97米,宽0.9米,重8吨多,是汉代青石雕刻。1992年12月在汉光武帝陵南1公里处的油坊街村由村民挖水渠时挖出,雕刻精美,造型伟岸,前所未有,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石辟邪。
●曹魏白玉杯:高11.5厘米,1956年在我市涧西一座曹魏正始八年墓内出土。白玉杯采用名贵的和田美玉琢制而成,杯体抛光细润,线条流畅,虽无任何装饰,却给人以“美在天然”的感受,这与魏文帝曹丕极力倡导简朴的社会风气极为吻合。
●唐代三彩黑釉马:全身黑色,唯马面、鬃尾和四蹄为白色,鞍鞯为绿、黄、白三色相间,在唐三彩中实属罕见,是文献中“龙种神驹,四蹄踏雪”的艺术再现。马头低俯,作嘶鸣状,体态雄健,气势雄伟,色泽质感及姿势神态均取得了力与美和谐统一,是唐三彩马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这样的三彩黑釉马全国仅洛阳出土两尊,另一尊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代金丝楠木塔:造于清代初期,是1973年从故宫调拨至洛阳的2000多件文物中的一件。塔周身深棕色,高约6米,八面三级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整座佛塔雕刻手法多样,全部采用榫卯工艺,不用1颗铁钉,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珍品。
相关链接
●夏代乳钉纹铜爵:夏代文物精品,爵高22.5厘米,流、尾长31.3厘米,壁厚0.1厘米,1975年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酒器,为人们探究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物证。
●东汉石辟邪:高1.90米,长2.97米,宽0.9米,重8吨多,是汉代青石雕刻。1992年12月在汉光武帝陵南1公里处的油坊街村由村民挖水渠时挖出,雕刻精美,造型伟岸,前所未有,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石辟邪。
●曹魏白玉杯:高11.5厘米,1956年在我市涧西一座曹魏正始八年墓内出土。白玉杯采用名贵的和田美玉琢制而成,杯体抛光细润,线条流畅,虽无任何装饰,却给人以“美在天然”的感受,这与魏文帝曹丕极力倡导简朴的社会风气极为吻合。
●唐代三彩黑釉马:全身黑色,唯马面、鬃尾和四蹄为白色,鞍鞯为绿、黄、白三色相间,在唐三彩中实属罕见,是文献中“龙种神驹,四蹄踏雪”的艺术再现。马头低俯,作嘶鸣状,体态雄健,气势雄伟,色泽质感及姿势神态均取得了力与美和谐统一,是唐三彩马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这样的三彩黑釉马全国仅洛阳出土两尊,另一尊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代金丝楠木塔:造于清代初期,是1973年从故宫调拨至洛阳的2000多件文物中的一件。塔周身深棕色,高约6米,八面三级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整座佛塔雕刻手法多样,全部采用榫卯工艺,不用1颗铁钉,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