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在无锡灵山的一片荒山凹,最显眼的大概就是一棵老树了。
就是在这里,无锡人依靠100万元启动资金和苦行僧式的毅力,建起了高达88米的灵山大佛,创造了天下第一掌、华夏第一鼎、中华第一壁等11项神州之最,打造了一个具有独特佛教文化魅力的主题景区,迅速成为华东旅游热点。
“灵山18年的历练,实际上是运用‘创新佛教文化、创意传统文化、创造中国当代文化奇观和人类未来文化遗产’理念,‘无中生有、有中生好、好中生优’的创新过程。”无锡灵山实业公司董事长吴国平说。
无中生有
借文化落地生根,灵山崛起。
灵山,原名马山。唐高僧玄奘法师游马山后,觉得此山与西竺的灵鹫山有些相似,于是赐名“小灵山”,后易名为灵山。
1993年,当无锡人准备恢复灵山寺建造大佛时,山上仅有的遗存是毁于战火的庙基以及庙基附近的一口八角井,而且这庙基还湮没在荒林野草、乱坟石岗之中。无锡人想方设法请到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上山实地察看时,不得不令人连夜开辟山道,用竹轿才将赵朴初夫妇抬到山上。
在赵朴初的支持下,无锡人“无中生有”,在不到30公顷的地面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灵山大佛便是该奇迹的第一个亮点。1994年10月20日,灵山大佛奠基典礼隆重举行。大佛主体高88米,由1560块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总用铜量达700多吨,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达35公里。
自1997年灵山景区建成开放以来,无锡灵山已接待海内外游客5000多万人次,并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真正担负起带动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重任。
有中生好
赋文化鲜明特质,灵山给力。
吴国平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灵山大佛“大”的优势随时可能消退,真正难以超越的是精致的灵山、文化的灵山。
基于此,2003年,灵山景区面向全国公开征集灵山旅游开发金点子,斥资2.5亿元,投入了灵山胜境二期工程——文化园区的建设,景区内所有文化载体集中展示了释迦牟尼的一生言行。灵山景区一跃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佛陀文化建筑景观群。
把悠久的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的文化需求相结合,是无锡灵山实业公司不断的思考和探求。2005年起,该公司用3年的时间,最终建成了以梵宫为主体的灵山三期工程。在这里,人们既能闻到秦阿房宫、唐大明宫、明清故宫等中国古代伟大建筑的气息,又能看到印度菩提迦耶塔、柬埔寨吴哥窟、俄罗斯索菲亚大教堂的影子;既能近距离欣赏绚丽夺目的敦煌壁画,浓艳华贵的扬州漆器,也能品味雄浑大气的油画史卷,流光溢彩的琉璃巨制。
十年磨一剑。经过精心打造,灵山现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佛教圣地和观光胜境。
好中生优
续文化世遗目标,灵山奋进。
“无中生有”、“有中生好”、“好中生优”是灵山发展的“三部曲”。如今,灵山并不满足于成为旅游胜地,而是有着更高的追求——打造未来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佛教论坛”由两岸三地佛教界发起,为交流、展示佛教文化,促进世界和谐搭建了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平台。今年4月27日,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式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代表论坛主办方郑重宣布:无锡灵山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此外,世界公益论坛也永久落户灵山。
借助两大国际性论坛,灵山将着力打造世界级会议中心。与此同时,精细经营小灵山、精心建设大灵山、精进谋划大发展,灵山的“新三部曲”已经奏响。
(记者 姜春晖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