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黄老道流传民间,另一支为天师道,又叫五斗米道、正一道。此道虽在四川鹤鸣山开创,但道祖张陵在洛阳太学当学生,在洛阳邙山翠云峰修道十余年。可以说,他得道于洛阳,教义渊源于洛阳。由于天师道创立时间早、影响大,代代传承,连绵不绝,张陵被后人尊为中国道教的开山祖师。
张陵,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人,又名张道陵,人称张天师、祖天师,为汉留侯张良的八世孙。张陵七岁时就读通《道德经》,数年后,由于学业卓著,成了全国最高学府——洛阳太学的一名太学生。太学毕业,他回乡开馆授徒,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又因“贤良”被朝廷任为江州(今重庆)令。在江州令任上,他看到地方豪强横行霸道,为官者贪赃枉法,老百姓食不果腹、怨声载道,想到单凭自己一个小小州令难改世道,倒不如效法先祖张良,出离尘世,善保自身,以图延年益寿。于是,他辞官北上,隐居洛阳邙山翠云峰老子修道之地,潜心参悟。
张陵在邙山悉心研读《道德经》、《河图》、《洛书》和“河洛谶纬之学”,他还得到民间流传的一百七十卷《太平经》。他读书触类旁通,务求甚解,道行精进。传说,三年后的一天,有一只白虎口里衔着一个写着符文的竹筒来到他修炼的地方。那白虎卧下来瞪着眼看了他一阵子,便放下竹筒走了。张陵突然间感到这是神的启示,倒出符文一看,大彻大悟,道行更趋完善。随后,他声名鹊起。
东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十一月,朝廷举行白虎观会议,东汉章帝主持会议并用“河洛谶纬之学”来解释五经,也就是用神学来讲五经。有大臣奏道:“臣闻邙山有一得道之士名张陵,熟读四书五经,满腹经纶,可诏他与会。”东汉章帝即任命张陵为经学博士,即刻进京。张陵无心辅佐汉室,假托有病在身,避而不见。
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皇帝听说张陵有道行,下诏封他为太傅,授三品印绶、驷马车,张陵不为心动。不久,皇帝又封其为冀县侯。皇帝的诏书下了三次,张陵都坚辞不受。最后一次,张陵对颁诏书的朝官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即逝。父母隆恩,妻子厚爱,也随时而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我有何用?我志在青山中!”为了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张陵自此决心离开洛阳邙山,云游名山大川。
东汉永元四年(公元92年),张陵离开邙山,南渡淮河,小住桐柏山,收了弟子王长。二人又到江西云锦山,筑坛修炼。他们按古方炼龙虎大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二年有五云覆鼎,三年丹成服饵,张陵走路如奔马。二人再游中岳嵩山,在厓岭石屋住了几年。一夜,张陵精思感悟,梦到绣衣使者来告:“此室藏有上古《三皇内文》、《黄帝九鼎太清丹经》,得而修之可升天。”张陵斋戒七日,果然找到这两部书,大喜过望。二人又到四川的鹤鸣山,静思秘文。
东汉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张陵觉得自己创立道教的条件已成熟,便召集众弟子,声称太上老君于正月十五降临,亲手授他《洞极经》一书、阳平治都功印一枚、三五斩邪雌雄神剑两把、双仪交泰冠一顶、驱邪披风一袭、通天至简一封,要他创立“正一盟威之道”,事成,要向老君回报。弟子们一听,慌忙顶礼膜拜,“正一道”便告成立。消息传开,要求入道的人络绎不绝。张陵规定,凡入道者需交五斗米,因此,正一道又称“五斗米道”。后来,张陵又到青城山降伏“六大魔王”、“八部鬼帅”,人称“张天师”,正一道又称“天师道”。
张陵享年一百二十三岁,去世后,其子张衡继“天师位”。后其孙张鲁在汉中传道,被曹操征降到洛阳,天师道遂传至洛阳。
张陵尊奉老子为教主,第一个把老子神化为“太上老君”。他的道教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又著《老子想尔注》、《天官张本》、《灵宝》、《道书》、《黄书》等著作,微言奥义,以为教众的行动纲领。为推广道教,他在全国设二十四传教点,称“二十四治”,洛阳为“北邙山治”。他还虚设了“北斗治”,以纪念他在洛阳邙山隐居修道成功。后来,洛阳邙山被道教列为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中岳嵩山被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