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勇与洛阳有着不解之缘。
他说,自己就出生在洛阳,因此名字中有一个“洛”字。“我父母在国家‘一五’时期曾经来洛阳支援重点工程建设,帮一拖、洛矿、河柴建厂房安设备,度过了一段难忘岁月。在我幼时的记忆中,洛阳涧西高大密集的法国梧桐树让人印象深刻。”
以下是访谈过程中王洛勇的原话——
焦裕禄在洛矿这9年,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工作方法、工作哲学。他不是蛮干的,不是以一种假革命的热情来喊口号。他是实实在在按照科学的方法,按照中国的风土人情,按照中国人对家庭、对工作、对困难的解决办法,来严格要求自己的。
在演这个戏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或任何一个宗教国家,按照他们的评价标准,焦裕禄都是一个优秀的人。他不简简单单属于山东,属于河南兰考、洛矿,他是属于世界的,我特别高兴来演这个戏。
这个戏也是为我的父辈们而拍,为他们这一代人而拍。他们这一代人从心底佩服焦裕禄,认为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的共产党干部。
这个戏我也是为女儿而演,要为下一代拍出一个榜样。
我们不能把好的东西冷落,而应该发扬光大,不能空喊口号。洛矿能够发展到今天,就是继承了焦裕禄精神、就是传承了这么一个优秀的文化传统。
这部戏不是简单靠情节、靠人造的噱头吸引观众注意力。我觉得这里面有纪实性、现实性和精神的层面等等。
焦裕禄身上的闪光点太多了,不仅有山东男人的务实、淳朴,更有一种聪明、睿智、不服输的精神在里面。这是我第三次饰演山东男人,一次是《林海雪原》的杨子荣,一次是《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杨排长,但这次焦裕禄的形象更具有挑战性。
现在我每时每刻都在感知和体会焦裕禄的气质和精神。我天天拿着老照片,看他的眼睛,明亮、宁静,很有穿透力,绝没有那些应付、讨好的微笑。
焦裕禄有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就去掉了肉菜,天天吃馍,想在生理上找到感觉。(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赵志伟 /文 潘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