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株牡丹。我和兄弟姐妹们住在孟津区城关镇贾滹沱社区的牡丹培育基地。与家族其他成员不同,我们长在盆里,是要赶在春节前上市的年宵牡丹。
基地年宵牡丹
我是一株牡丹。
我和兄弟姐妹们住在孟津区城关镇贾滹沱社区的牡丹培育基地。与家族其他成员不同,我们长在盆里,是要赶在春节前上市的年宵牡丹。
昨日一大早,隔壁村的杨金秀便来给我们准备“营养餐”,为我们加速生长提供养分。杨金秀今年70岁。去年9月,她开始和其他村民一起在基地照料我们,施肥、喷水、抹药、包装,她干得特别起劲儿。
“离家近,活儿还轻松,一个月差不多能拿2000块哩!”你看,一说起自己的工作,杨金秀笑得脸上像开了花。
虽然我现在还是个花骨朵,但成长到现在,我可是经历了将近80天的历练。
首先,在春节前80天左右,种植户将我们从田里移植到盆中。紧接着,我们会被送进冷库,在0℃到3℃的低温环境中冬眠一个月。经历这次冬眠,我们才有了继续生长的能量。出了冷库,我们就被送进温室大棚,里面配备空调,可以长期保持在15℃至20℃,通过模拟春天的温暖环境,才能让我们发芽抽条长出花苞。
等我们开始结出小小的花苞,杨金秀和其他工作人员就开始为我们涂抹“营养液”,刺激我们快速生长。春节前,我们的花苞越长越大,就可以离开大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满载祝福的年宵牡丹。
这几天,我们基地里来了3个大学生,她们都是贾滹沱社区居民。每天,她们架上机器,通过直播向手机里的观众介绍我们,一播就是大半天。
这不,直播间里陆陆续续有人下单,我们以168元、238元不等的身价被销往全国,单日销量最高能达到200盆。听说,有的兄弟姐妹已经准备启程前往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就等着过年时盛放,让大家瞧一瞧洛阳牡丹的国色雍容。
最近几天,基地负责人贾志勇的电话不断,有催快递发货的,有跟踪订单物流的,还有一部分是周边种植户打来的。这几年,贾滹沱社区越来越多农户种植牡丹,仅年宵牡丹就有近万盆。贾志勇的基地销售渠道畅通,经常与农户合作,帮助他们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把更多牡丹销往全国各地。
在这个基地里,我还有一群颜值更高的兄弟姐妹——什锦牡丹。什锦牡丹通过将不同色系、花型、品种的牡丹嫁接在一株牡丹上,花开之时,各色各样的牡丹争奇斗艳,成为我们的颜值担当。其中,最漂亮的一株什锦牡丹可以开出56朵不同品种的花,但是它们成长速度慢一些,年后才能陆续上市。
如今在洛阳,许多地方都种有牡丹,目前已经形成地栽、盆栽、催花等种植链条。在科技加持下,我们牡丹产业链越来越长,已经成为带动增收的“金疙瘩”。(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李雅君 实习生 韩旭阳 通讯员 郑占波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