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归海欣迎岁,灵蛇舞春开太平。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盘古是开天辟地的神,而伏羲和女娲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盘古、伏羲和女娲,通常被描绘为半龙半蛇或半人半蛇的形象。这种形象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对蛇的崇拜,蛇被视为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征。
金龙归海欣迎岁,灵蛇舞春开太平。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盘古是开天辟地的神,而伏羲和女娲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盘古、伏羲和女娲,通常被描绘为半龙半蛇或半人半蛇的形象。这种形象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对蛇的崇拜,蛇被视为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征。
盘古开天话龙蛇
盘古,又称盘古氏、混沌氏,是中国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盘古开天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编著的《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中。南梁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古小说钩沉》辑的《玄中记》亦有类似记载。
《三五历纪》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五运历年纪》说:“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盘古的龙首蛇身形象,与古代中国人对于龙蛇的崇拜有关。龙为蛇象,即蛇乃龙的原生形象。最早龙的形象,就是一条大蛇,甲骨文、金文中所见的“龙”字就是如此。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强大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尊贵。而蛇则与生殖崇拜有关,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荣。盘古的这种形象可能是古人将自然界中的龙和蛇的特性结合起来,创造出来的理想化形象。
《述异记》载:“今南海有盘古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氏之魂也。”
南海之名,初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引《伊尹书》:“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南海,就是汝海,即汝河。《文选·枚乘》:“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李善注:“汝水出鲁阳山东,北入淮海。汝称海,大言之也。”
华胥感蛇而孕生伏羲
孟津西部的宜苏山是中华始祖华胥的故都,过大年、春节祭祖的风俗都发源于这里。
华胥氏,也称华胥、赫胥、赫苏,她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杰出的部落女首领。华胥部族活动在宜苏山,古文献中有明确记载。清嘉庆《孟津县志》卷一《沿革考》云:“上古为赫苏氏之都。赫苏,是为赫胥。《路史》曰:‘赫苏氏之为治也,光曜赫奕而隆名。有不居而自况,九洛泰定,爰脱洒于潜山。’今津之西境有潜亭山,苏山其故墟也。”潜山、潜亭山、苏山,皆指的是孟津宜苏山。
宜苏山周边泉水丰富,汇聚成湖,称华胥渊。这里是瀍水和滽滽水的源头,瀍水东南流入洛河,滽滽水北流入黄河。《路史·后记》引《宝椟记》说:“帝女游于华胥之渊,感蛇而孕,十三年生庖牺。”庖牺,即包羲、伏羲、羲皇,三皇之首。
《拾遗记》卷二载:“蛇身之神,即羲皇(伏羲)也。”闻一多曾指出,伏羲是以大蛇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在伏羲部落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赤龙氏、青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等11个氏族,它们可能是以各种蛇为其图腾的氏族。
女娲是华胥氏之女,她的形象呢?《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七化。”其子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亦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上古时期人们信仰蛇神,尊蛇为始祖神,这在很多上古神话传说中都有所体现。《山海经·海外西经》说:“穷山在其(轩辕国)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这段描述表明轩辕之丘位于轩辕国的北面,是一个方形的土丘,有四条蛇围绕着它。
沙丘古冢藏古画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疆吐鲁番盆地高昌故城附近地区的阿斯塔那古墓群——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了数十幅伏義女娲图,描绘的均是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拥交媾的场景。
在伏義女娲图中,他们二人相拥遨游在日月苍穹之间,阴阳交合,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而人们将伏羲女娲图安放在墓室中,则表达着对超越生死、追求长生的祈愿。
这些墓葬建于麴(qū)氏高昌和唐代西州时期,一般为夫妻合葬墓,可见在当时,这是一种普遍流行的丧葬习俗。随葬的伏羲女娲图大多被钉在墓室顶部,刚好在仰面而卧的死者目之所及处,还有一些是折叠后放在死者身旁。
这些图像构图奇特,寓意深奥,充满神秘色彩,伏義和女娲的形象大体相同:人首蛇身,蛇尾交错缠绕,各举起一手臂,女娲右手执规,伏義左手执矩,二人微微侧身看向对方。规和矩代表着天地间万物演化的规则,表明伏義和女娲不仅在制定客观世界的标准,也在规范人世间的行为准则。二人周围是浩瀚的星空,日在伏義、女娲的头顶,月在二人缠绕的尾巴之下,日月之间以各种星象连接。
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了一幅伏義女娲图,基本特征与其他的伏義女娲图类似。该图中伏義、女娲皆身着宽大服饰,二人白发慈颜,彼此搂腰,相对而笑,神态自然而神圣,似在翩翩起舞。女娲身穿红袍,伏義身穿黑袍,他们的面容及服饰都有当时新疆地区的民族特色。下半身蛇尾交缠,蛇尾上有红、黑、白等线条交错。伏義、女娲头顶是太阳,太阳上绘有三足鸟,蛇尾下绘有月亮,月亮上面绘有玉兔、蟾蜍和桂树。画作的笔法柔和舒缓,色彩较为单调,日月星辰的点缀既可以使画面充满了奇幻旷远之感,又可以使伏義、女娲作为人类始祖的形象散发出神秘光彩和神圣光辉。
缘于繁衍生息的共同祈愿,伏義、女娲演化为艺术形象是在两汉之际,盛行于中原地区,出土的许多汉代面像砖、画像石、棺木中都有伏義、女娲的身影。
以伏義女娲图为随葬品的这种习俗,应是在两晋时代的动乱中,随着逃亡到西域的河洛先民而传播到高昌地区。他们将这象征着繁衍和新生的伏義女娲图带到他乡,实现了河洛丧葬习俗和西域丧葬习俗的交融。
伏義女娲图,又称伏義女娲交尾图,因为主要特征是蛇身交尾。蛇是一种爬行动物,有冬眠的习惯。蛇出洞穴活动的季节,正是春暖花开寻偶的时节。这时人们见到的蛇又多为正在寻偶的或正在交尾的蛇,而见到这种蛇,又被视为吉祥的预兆。因此,交尾蛇就被人们当作人类自己兴旺发达的标志,自然而然地将它作为生殖的图腾象征。
特别珍贵的是,这些墓葬出土了大批文书,即著名的吐鲁番文书,许多历史之谜在这些文书中得到破解。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八月,高昌为唐所灭。出土文献证实,高昌王室及其豪右确实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至十八年(公元644年)从西州出发,到达东都洛阳,朝觐了唐太宗,后被安置于洛阳。
1964年,阿斯塔那5号墓和24号墓出土的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以后的家信,有助我们了解入洛高昌国君及其豪右的地位沉浮、经济生活状况和唐王朝的移民政策等问题。
这些家信有:赵义深自洛州致西州阿婆家信两封;麴连、武通家信一封;李贺子上阿郎、阿婆信四封。它们均是寄自洛州(洛阳)的家信。
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中也发现了高昌移民的踪迹,如敬善寺的“高昌张安”、石牛溪北的“高昌张口”等均系高昌移民留下的题记。假如不是吐鲁番文书的出土,高昌移民的归宿永远是个谜。(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