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运河,连通中国南北,孕育古今文明,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我市含嘉仓遗址和回洛仓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好事多磨砺 申遗现场有波折
万全准备已就绪,时间来到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卡塔尔举办。即使到了申遗现场,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中间还有不少花絮。
据报道,21日,因日本插队,中国申遗项目上午审议无望,下午又杀出墨西哥、德国、韩国、缅甸四国,纷纷被安排到了中国前面。直至晚上9时,依然没有中国大运河的消息。
22日,当地时间上午10时许,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八年申遗,一朝圆梦!
“申遗是目标,但不是终点。”王阁说。彼时,回洛仓遗址保护展示一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按照保护展示方案,已对发掘探明的西北部4座仓窖进行保护展示。周边那些虽未发掘但已探明的百余座仓窖遗址,则栽植环形或方形灌木进行地面绿化标识。据报道,申遗成功后,整座仓城范围内的环境整治、征迁及后续考古等工作仍在进行。
寻找着力点 大运河保护永远在路上
沉浸式体验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一撇一捺”之间承载历史烟云,纵横交错之中回望生生不息。“随着申遗工作的开展,洛阳的运河遗迹重新进入人们视野,运河文化也在这十年间于洛阳焕发勃勃生机。”聂晓雨说。
2015年4月,“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8年9月,依托山陕会馆而建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该馆不仅用光电形式把大运河与洛阳的关系清晰呈现,还采用高科技手段,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将一些典型的运河文物展示在观众面前,增强直观感受。
2020年12月,经过数月提升改造的洛阳仓窖博物馆开馆,这也意味着世界文化遗产——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重新对外开放,将原址保护展示、考古发掘、科研保护、旅游观光融为一体,让参观者在视觉震撼中感受历史的真实感和吸引力。
2022年5月,洛阳增添运河文化新地标,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其中,中国大运河的漫漫申遗之路,便在该馆展陈的第四部分“古今辉映源远流长”中有所展示。
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内,除了一进门就映入眼帘的“网红旋转坡道”,该馆的互动体验展区“一粒米的漕运之旅”也颇受年轻人喜爱。游客可在该区域了解一粒米征收、运输、到达的全过程,并通过视频、游戏等形式,了解沿线城市风貌、漕运制度改革、仓储方式等。
“十年间,在众人不懈努力下,千年古运河也焕发出万般新气象。放眼下一个十年,我们将继续以保护和传承为抓手,深化拓展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新模式,在挖掘文化内涵时讲好运河故事,让大运河的文脉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聂晓雨说。(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李晓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