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这样描述重阳节:“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这样描述重阳节:“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关于重阳节,在河洛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里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就会有人病倒甚至丧命。
当时有个青年叫恒景,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他也差点儿丧命。恒景病愈后,辞别妻子和乡亲,访仙学艺,决心为民除害。
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大山里找到一位仙人。仙人被他为民除害的决心所感动,收他为徒,传授他降妖术。恒景日夜苦练,终于武艺学成。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本领高强,是时候回去为民除害了!”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之避邪秘诀。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早晨,他把乡亲们领到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
中午时分,阴风怒号,天昏地暗,随着凄厉的吼叫声,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
恒景手持降妖宝剑,奔下山来,经过一番激烈搏斗,恒景将瘟魔刺死,乡亲们得以安宁。农历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从此流传下来。
说起重阳节的风俗,不能不提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这是中国较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
周处,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浪子回头,发奋读书,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
周处出仕西晋,来到洛阳。由周处《风土记》可知,在西晋时期的洛阳,重阳节登高饮酒插茱萸,已相当流行。
重阳节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国家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节,和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花吧。(记者 刘永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