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洛阳市2021年经济工作要重点抓好的十个方面、“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四强两优三争先”的主要目标、2035年基本建成“三个强市、两个高地、一个家园”的远景目标。就文化建设方面,会议指出2021年要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持续加力,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2035年基本建成文化强市。
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洛阳市2021年经济工作要重点抓好的十个方面、“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四强两优三争先”的主要目标、2035年基本建成“三个强市、两个高地、一个家园”的远景目标。就文化建设方面,会议指出2021年要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持续加力,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2035年基本建成文化强市。
一、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市,要积极融入黄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洛河而知华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洛阳应积极融入黄河文化带建设,通过保护治理让黄河两岸“美”起来、传承创新让黄河文化“活”起来、弘扬发展让黄河经济“热”起来,打造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影响力的黄河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河洛文化产业带建设,使洛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大运河在农业社会具有稳定国家政治、维系封建统治的政治功能,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对于认识历史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融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优势得天独厚,未来五年可加大对六个遗产区、四个展示区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洛阳形成规模、形成效应,凸显隋唐大运河的资源优势,加强沿河文化遗产集群的保护利用,再现千年运河的历史风貌,延续中华历史文脉。
二、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市,要走在中国特色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的前列。洛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众多,深刻认识中国历史、彰显洛阳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离不开文化保护和考古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市,洛阳应继续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大力实施文物保护利用行动,通过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等,做文物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设中国特色考古工作的排头兵。
三、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市,要着力提升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过去五年,洛阳通过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老三篇”焕发新生机,“新三篇”响亮叫出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成为洛水之滨新的“文旅打卡地”,隋唐洛阳城“四点一区”在全国范围内“潮”起来,散落的博物馆被串成一条精美的“东方博物馆之都”“项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洛阳拥有河图洛书八卦三符、夏商周三代都城、儒释道三教、经学玄学理学三学,被称为世界文化圣城,未来五年,要着力提升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站在洛阳是世界文化圣城的角度,以项目为抓手,整合资源,深挖优势,全面释放洛阳的文化魅力,建设具有洛阳特色、华夏气派、国际水准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助力文化强市建设。(孙若玉 中共洛阳市委党校法学与科技文化教研部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