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洛宁县马店镇关庙村“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做法“火”了。这里是洛宁金珠沙梨的原产地,也曾是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的省定贫困村。如今,该村不仅早已整体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也从起初的164户766人减到8户1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7%,“小康”触手可及。蝶变的发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党建创新与实践。
最近,洛宁县马店镇关庙村“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做法“火”了。这里是洛宁金珠沙梨的原产地,也曾是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的省定贫困村。如今,该村不仅早已整体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也从起初的164户766人减到8户1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7%,“小康”触手可及。蝶变的发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党建创新与实践。
何为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正如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宁所言,就是通过“双支部”驱动、“双培养”带动和“中心户”拉动,充分发挥党建对产业的引领作用。比如,“双支部”驱动就是让村党支部和金珠沙梨协会党支部强强联合,牵头建起专业合作社、电商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种植、生产、销售等全程服务;“双培养”带动就是通过将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致富能手,催生更多的“主心骨”“领头羊”;“中心户”拉动就是挑选有带动能力的党员作为中心户,为其他农户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实现支部对产业的“精准引领”。
从初期的果树种植,到由此衍生的技术培训、仓储物流、市场营销、深度加工、采摘旅游,综观关庙村已然形成的金珠沙梨产业链条,时时处处都能感到支部的存在、看到党员的身影,他们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争当先进、帮扶后进,带领群众演绎出一个个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也正是因为两个党支部的坚强引领,关庙村的金珠沙梨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种植面积增加到了今天的3500余亩,使“金珠果”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疙瘩”。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源头、前提基础,它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然而,产业兴不兴、农民富不富,关键就看有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关庙村的实践充分证明,把党建融入乡村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链条,夯实基层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让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无缝衔接,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我们就能带领群众蹚出一条产业兴旺的新路子、好路子。(张庆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