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库存5000多种货物的中国一拖配件仓里,36岁的杨帆面对时刻变化的数字面板只需手指敲击几处,一款款配件便乖乖地被运送到固定区域,随后发往世界各地。
站在库存5000多种货物的中国一拖配件仓里,36岁的杨帆面对时刻变化的数字面板只需手指敲击几处,一款款配件便乖乖地被运送到固定区域,随后发往世界各地。
杨帆是一名“拖三代”。中国农机从无到有,从有到兴,以杨家三代人为代表的中国农机人,付出了60多年的奋斗拼搏。
“一拖是共和国的长子,拖拉机是我们的孩子”
1955年10月1日,中国一拖辉煌开篇,那一年,作为中国一拖首任团委书记,杨帆的爷爷杨一川来到洛阳,参与了建设中国一拖的全过程。
《一拖厂志》里关于杨一川的工作内容描述得寥寥:“一拖团组织动员广大团员和青年积极参加建厂工作,团员和青年冒酷暑,战严寒,跋山涉水,收集了大量的建厂资料”……
直白的语句背后,是老一代建设者无私奉献的情怀。杨一川曾满怀深情地对全家人说:“一拖是共和国的长子,拖拉机是我们的孩子!”
“工作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杨帆的父亲杨建林是在中国一拖奠基那年出生的,22岁时,杨建林正式成为杨家的第二代农机人。
那些年,中国一拖在努力变化,适应市场,适应未来。杨建林的工作也随之一变再变:他起初在704分厂当车工,后来担任调整工。
相对于父辈抛洒青春热血的艰苦奋斗,调整工的工作内容未免显得有些琐碎,杨建林却一丝不苟,分外认真。他说:“工作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里变得更好”
2003年,杨家第三代人杨帆毕业了。
同年,中国一拖提出打造“百亿工程”发展战略目标,伴随着东方红大轮拖销量连年上升、“东方红”成为拖拉机行业中国名牌榜榜首品牌等一系列大事件,3年后,中国一拖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
“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里变得更好。”杨帆说。
起初是装配钳工、装胎工等一线岗位,虽然与杨帆所学的计算机专业并不相符,但杨帆一一做了下来。2010年,杨帆进入一拖采购中心仓储科,所学得到施展,他也先后被评为年度生产系统先进个人、年度先进工作者,他参与的“信息技术在采购体系建设中的应用”还被评为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中国农机行业是一片热土,适合有梦想的人在这里成长。我会扎根在这里,当好第三代农机人。”杨帆说。(洛阳晚报记者 陈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