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清晨,冬日阳光穿过树梢,洒在孟津县会盟镇陆村社区幼儿园院内。近80名擂鼓手身着盛装,排列整齐。赵地排鼓社社长马书源鼓槌一挥,鼓声、铜锣声如春雷般响起,回荡在黄河岸边的古津大地。
赵地排鼓表演
23日清晨,冬日阳光穿过树梢,洒在孟津县会盟镇陆村社区幼儿园院内。近80名擂鼓手身着盛装,排列整齐。赵地排鼓社社长马书源鼓槌一挥,鼓声、铜锣声如春雷般响起,回荡在黄河岸边的古津大地。
这些擂鼓手,既有爷孙档、夫妻档、母女档,也有姐妹档、兄弟档;既有耄耋老翁,也有十来岁的学生娃娃。大圆阵、方阵、梅花阵等各种阵形不停变换,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休息间隙,马书源介绍,赵地排鼓有300多年历史,有歇拍鼓和交槌鼓两种。歇拍鼓,也叫路鼓,是挎鼓,排鼓队边行进、边演奏;交槌鼓,有单交、双交、二回云槌等,如雄狮怒吼,悦耳动听,震天动地,与大理王舞狮队齐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赵地排鼓可红火了,擂鼓手最多时有200人,阵容庞大,经常参加孟津县举办的各种文艺演出。”马书源说,这些年,排鼓队青黄不接,这一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2017年冬季,为重振赵地排鼓雄风,陆村社区启动了一面排鼓的“五年计划”:一年抢救保护,二年改变现状,三年叫响品牌,四至五年重新振兴。这一任务,落在了陆村社区党支部委员马志强肩上。
目标明确,说干就干。
成立新一届赵地排鼓社领导班子,明确职责和义务;组织老擂鼓手抢救挖掘整理鼓谱,并补充完善,编印《赵地村排鼓》,结束鼓谱口口相传的历史;筹措资金5万多元,购置特大鼓一面、中型排鼓50多面,更新铜器铙锣镲54副、表演服装200套……
“万事俱备,只等擂鼓手。”马志强说,排鼓社邀请村里70岁以上鼓艺精湛的老鼓手当老师,手把手培训年轻擂鼓手。
没有场地,排鼓爱好者马洪留、孟跃彩夫妇腾出家里近百平方米的空地,无偿给培训班使用。从2017年冬季至今,3期培训班共培养新擂鼓手70名,其中儿童12名。
年过七旬的马高生是村里有名的擂鼓手,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他参加过的大型表演不计其数。在他的熏陶下,其闺女马晓红成了新一代擂鼓手的主力,10岁的小孙女马依彤也成了小擂鼓手。
眼下,社区汇报演出后,排鼓社正在加紧排练,准备参加会盟镇、孟津县举办的新年及元宵节文艺会演。
陆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建华高兴地说:“现在装备有了,人也有了,下一步要在传承的基础上,编排新节目,让赵地排鼓响彻河洛大地。”(洛阳日报记者 常书香 通讯员 郑战波 马绍磊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