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曾经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并引起强烈反响的牡丹题材文物展,在牡丹花开的季节来到了洛阳。作为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天下无双品人间第一花——故宫博物院藏牡丹题材文物特展”将于明日下午开展。
清代葱绿色缠枝牡丹纹漳缎
明代剔红折枝牡丹纹盘
清代掐丝珐琅凤凰牡丹图瓶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曾经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并引起强烈反响的牡丹题材文物展,在牡丹花开的季节来到了洛阳。作为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天下无双品人间第一花——故宫博物院藏牡丹题材文物特展”将于明日下午开展。此次展览将持续到7月9日,共有108件精品文物和市民、游客见面,感兴趣的市民、游客可以到洛阳博物馆一楼免费参观。记者昨日提前进入展厅,为您打探到了这场精彩展览的亮点。
亮点一
看看乾隆画的自己非常得意的牡丹画到底咋样
●文物名称:
乾隆帝《并蒂牡丹图》轴、缂丝《并蒂牡丹图》轴
这幅图描绘了并蒂牡丹插于瓶中,寓意“太平富贵”。该图笔致细腻、设色雅致,展现乾隆推崇文人淡雅韵致的绘画风格。画上写有“辛丑清和月,设色再题”。辛丑,即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乾隆时年71岁。
乾隆对自己所作的这幅画非常满意,在上面加盖了许多印章,可以说是他的得意之作。此外,他还命令匠人用缂(kè)丝工艺重新仿制了一幅。“缂丝又称‘刻丝’,是极具欣赏装饰性的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存世精品极为稀少,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洛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件缂丝《并蒂牡丹图》轴(左图)除了复制了乾隆的画作,还书有乾隆的自题诗四首,其中一首还和洛阳有着莫大关系。他这样写道:“琼华当日纪春明,闻说移根自洛京。三月瑞呈广寒殿,依稀得句有怀英。”表达对洛阳牡丹的欣赏和赞美。
亮点二
看看慈禧穿过的明黄色牡丹纹大衣有多华丽
●文物名称:黄色缎绣牡丹蝴蝶纹夹氅衣
氅衣是最外层的衣服,用以遮风寒,和现在的大衣功能类似,一般直领,大袖,中间用带子相系。这件氅衣以明黄色缎为地,用绿、紫、蓝色采用三色间晕的装饰方法绣制大朵的折枝牡丹花,将牡丹花的端庄秀雅、雍容华贵表现得淋漓尽致。婀娜多姿的五彩蝴蝶,又给端庄的图案平添无限活力。
该氅衣图案大方舒朗,很好地体现了皇家风范的端庄大气。总体来说该氅衣的装饰风格代表着晚清宫廷日常服饰风格——追求宽襟阔袖的舒适感、装饰繁复、做工精湛、色彩运用华丽。
洛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清代,这种明黄色的女装只有皇后、太后有资格使用。“这件氅衣是光绪年间的,结合照片,慈禧曾经穿过一件同款衣服,所以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认为这件衣服的主人是慈禧。”该负责人说。
亮点三
看看牡丹绽放在珍贵大型粉彩瓷器上有多雍容华贵
●文物名称: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
这件贯耳瓶以珊瑚红彩作底,瓶身一侧绘有两朵盛开的牡丹花,另一侧绘有盛开的牡丹花三朵。花色真实,花瓣层次分明。整体纹饰构图严谨、布局和谐、描绘精细,与器形巧妙结合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从这件文物可以看出,粉彩瓷器在雍正时期达到成熟,红色衬地增强了色彩对比,使整器更显娇媚妍丽。“雍正粉彩以淡雅柔丽名重一时,绝大多数雍正官窑粉彩瓷器皆为精品,而大型器物更是难能可贵。”洛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作为吉祥富贵的象征,牡丹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各种器物上。瓷器上以牡丹为装饰始于宋代,明清时期瓷器上的牡丹装饰更加多样,绘画技法日趋娴熟,色彩极其丰富。
亮点四
看看后宫小主们最爱的牡丹纹花熏设计有多精巧
●文物名称:碧玉镂雕牡丹纹花熏
看过《甄嬛传》等清代宫廷剧的市民可能对这样一种器物印象深刻——种种名贵香料放在里面点燃,泛起缕缕青烟,这就是花熏。
清代宫廷玉器的使用空前繁荣,以牡丹纹饰为题材的玉质器皿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增加,但设计更为精巧,工艺更为精湛。花薰是一种在明清宫廷中较为常见的器皿,尤以玉质为多,有多种造型。这件碧玉透雕牡丹纹盖碗式花熏,除底部外均镂雕盛开的牡丹和翻卷有致的枝叶纹,造型别致、雕刻精细、花朵栩栩如生,非常具有观赏性。
除了以上介绍的文物,明永乐剔红折枝牡丹纹盘、明宣德青花缠枝牡丹纹菱花式盘、徐渭的《牡丹图》轴、朱耷的《花卉图》卷等也非常值得一看。(洛阳晚报记者 潘立阁 实习生 聂菲/文 记者 张怡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