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孟津朝阳一对农民企业家父子连续25年资助贫困学子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洛阳晚报 2017.09.05 08:40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核心提示:

眼下,考上清华大学的孟津小伙儿王延绅已经顺利到大学报到,并开始军训。提起为他捐助1000元爱心助学金的朝阳镇农民企业家姚宗耀、姚建涛父子,他一家人纷纷称赞。今年,共有包括王延绅在内的8名准大学生受到姚宗耀、姚建涛父子资助。

  姚建涛给学生发爱心助学金

  眼下,考上清华大学的孟津小伙儿王延绅已经顺利到大学报到,并开始军训。提起为他捐助1000元爱心助学金的朝阳镇农民企业家姚宗耀、姚建涛父子,他一家人纷纷称赞。今年,共有包括王延绅在内的8名准大学生受到姚宗耀、姚建涛父子资助。

  这已经是父子俩连续25年资助贫困学子,累计资助数百人、资助金额达50余万元,在当地传为佳话。

  1 8000元爱心款,资助8名准大学生

  近日,在孟津县朝阳镇洛阳机车车辆配件有限公司内,公司负责人姚建涛给8名考上大学的准大学生各发放了1000元爱心助学金,8名受资助学生中有些是与姚建涛一个村的,有些是公司工人子弟。

  考上清华大学的王延绅的父亲是洛阳机车车辆配件有限公司的一线工人,母亲在家务农,姐姐正在上大学,一家人生活比较拮据。其他受资助学生的家庭情况与王延绅差不多,这笔爱心助学金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自1992年姚建涛的父亲姚宗耀发起资助村里孩子和公司工人子弟上大学,至今已有25个年头。姚宗耀退居二线后,他的儿子姚建涛继续进行爱心传递。

  2 父亲吃了没文化的亏,萌生资助学生的想法

  姚宗耀缘何资助家乡贫困学生,且一坚持就是25年?这要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姚宗耀今年60岁,孟津县朝阳镇师庄村人。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家里穷,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他初中毕业父母就不让上学了。“我的学习成绩很好,一心想着考大学,但家庭条件实在不允许。”姚宗耀说,没有继续深造,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1990年,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市涧西区不少厂矿企业急需螺丝钉、螺丝帽等机器零部件。师庄村一些村民发现商机,支起炉子开始生产螺丝钉、螺丝帽。看到这些村民尝到甜头,姚宗耀动了心,开始在自家院子里加工起螺丝钉、螺丝帽。

  1992年年初,站稳脚跟后,姚宗耀想制造更复杂的机器零部件,可受困于知识技术条件限制,迟迟无法实现。通过此事,他深刻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并对自己当年没有继续求学深造感到懊悔。

  “我吃了没文化的亏,不能让下一辈再吃同样的亏!”姚宗耀萌生一个想法,只要村里的人或公司职工弟子能考上中专以上学校,且家庭贫困,他就给予500元的资助。

  3 经过多年坚持,父亲将资助金额提到每人千元

  当姚宗耀把这一想法告诉乡邻及公司职工后,引起不小的轰动。当年,500元对于普通人来说可是不小的一笔钱。大家奔走相告,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

  1992年夏天,当6名符合条件的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找到姚宗耀时,姚宗耀没有食言,爽快地给他们每人发放了500元爱心助学金。“我的目的是想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学成归来建设家乡就更好了。”姚宗耀笑着说。

  此后,每年给考上学的贫困学生发放爱心助学金,成为姚宗耀一家的大事。

  凭借良好的信誉与口碑,姚宗耀的小作坊逐渐发展壮大。有了钱,吸引了高学历、懂技术的人才过来,姚宗耀还与铁路部门达成合作意向,生产火车上的零部件。引进高学历人才,让他再次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更加坚定地支持村里的晚辈求学深造。

  2005年,姚宗耀将爱心助学金金额提高到每人1000元。

  4 从小耳濡目染,儿子传承父亲的优良作风

  2006年,姚宗耀退居二线,他的儿子姚建涛不仅接手管理公司,还主动接过父亲手中的“爱心接力棒”,继续资助贫困学生。姚建涛说,他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的爱心举动,必须传承父亲这一优良作风。

  25年间,父子俩累计资助金额达50余万元,受资助学生数百人。

  对于村民们来说,姚宗耀父子做的善举远不止一件:该村地处邙山上,村里有一口十几米深的井,一到旱季就容易枯竭。1999年,姚宗耀父子出钱打了一口245米深的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村里通往外边的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姚宗耀父子出资14万余元,于2006年修了一条8米宽的路;村里的五保户姚根尚70多岁了,考虑到老人无人照顾,姚宗耀父子干脆把老人接到公司,包吃包住……

  “我父亲常说是这片土地养育了他,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姚建涛说,他会时刻铭记父亲的教诲,将助学进行到底。(洛阳晚报记者 魏巍 实习生 王帅辉/文 记者 张怡熙/图)

[ 责任编辑:史戎戎 ]
返回洛阳网首页>>
伊滨区:“开业第一课”护航新办纳税人行稳致远
伊滨区:“开业第一课”护航新办纳税人行...
  • ·伊滨区开展产销对接活动
  • ·汝阳县王坪向:樱花怒放迎宾朋
  • ·嵩县旧县镇:乡贤返乡谱兰曲 唱响“兰花”新产业
  • 男子醉酒憋尿险丢命!医生紧急提醒
    男子醉酒憋尿险丢命!医生紧急提醒
  • ·口服胶原蛋白对护肤到底有没有用?
  • ·春天易上火怎么办?
  • ·健康快讯:河科大二附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开诊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今年洛阳将实施14个方面重点改革任务
  • 大风吹过,洛阳牡丹还好吗?
  • 阵风6到8级!洛阳市气象台发布大...
  • 张玉杰主持召开农机装备产业链企...
  • 洛阳两县入选!河南省宜居宜业和...
  • 乒乓球世界冠军刘伟来洛 勉励高校...
  • 从“飞天”期待里看见文旅新潮
  • “关公”现身关林 沉浸式戏曲演绎...
  • 聚焦家居厨卫!13类产品享受补贴 ...
  • 网友反映龙翔街车辆违停现象严重 ...
  • 百姓呼声
    孟津融创河洛宸..
    老城新生西街占..
    洛阳市新街北延项目还会实施吗?
    市公共交通支付一体化何时能上线?
    精彩图片
    济新高速公路项目...
    牡丹奇妙游 精彩引...
    牡丹花开隋唐城【...
    牡丹公园:打造诗...
    精彩热帖

    满园春色关不住

    油菜花开引人来

    花开迎春

    隋唐随拍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