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狮舞在河洛大地底蕴深厚,广为流传。相传东汉章帝时,西域诸国遣使来朝,将狮子作为贡品带到洛阳,此后便有了戏狮表演。北魏时佛教兴盛,洛阳狮舞随之兴起,并流传至今。
“瑞兽”进贡入洛,演变为民间杂技
中国人历来喜欢狮子,视其为“瑞兽”。狮子并非中国所产,而是在汉朝时作为贡品传入。
《后汉书》中有狮子传入中国的最早记载。那是公元87年,汉章帝刘炟(dá)在位时,“西域长使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这里的“师子”就是狮子。
次年初冬,西域安息国也“遣使献师子”,随后又在汉章帝的儿子汉和帝即位后,13年间两次进献狮子。这些狮子远道而来,在洛阳引起了极大轰动,人们不仅争相观看,还将其视为祥瑞。
北魏时佛教兴盛,从皇室到百姓都崇佛,舍家入寺者不可胜数。因此洛阳城佛寺林立,梵音袅袅,俨然成了佛国圣地。而狮子不仅是祥瑞之兽,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就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因此更受推崇。
早期的狮舞,主要出现在庙会上,它不仅是对辟邪、祈福的表达,而且是绝好的民间杂技表演和娱乐活动。
根据北魏散文家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的记载,当时各寺崇佛,喜欢选好日子,大张旗鼓地抬着佛像在街头游行,有时还到宫殿前接受皇帝散花。当时洛阳城外有长秋寺,其出佛游街的时间是四月初四。佛像被抬出后,有“辟邪狮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彩幢上索,诡谲不常”。北魏这种为佛像做导引的辟邪狮子,被认为是狮舞的起源之一。
唐朝时发展为宫廷乐舞
唐朝时,狮舞已发展为上百人表演的大型宫廷乐舞,称太平乐,又叫五方狮子舞。唐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段安节曾在《乐府杂录》中记载:“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
五方狮子舞本来出自西域古国龟兹,后传入中原,又融入了汉族狮舞的元素。《新唐书·音乐志》记载:“龟兹伎有弹筝……设五方狮子。”龟兹是西域大国之一,“管弦伎乐,特善诸国”,乐舞十分发达。
唐玄宗很有音乐天赋,编制过很多大型乐舞。五方狮子舞深得唐玄宗喜爱,他曾亲自组织排演,并规定狮舞表演时用龟兹乐伴奏。至于狮子,则由西域艺人扮演,他们身披缀毛的假狮皮,以五色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其中位于中央的是黄狮子,代表皇权,其他狮子分别为青、赤、白、黑四色。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西凉伎》一诗中描绘唐代的狮舞:“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东晋十六国时,前秦将领吕光大破龟兹,将上万名龟兹艺人带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西凉乐融合了“中原旧乐”,并杂以龟兹乐等“羌胡之声”,在隋唐宫廷乐舞中占重要地位。因此,白居易在诗中将五方狮子舞称为西凉伎。
传承不绝,久负盛名
北宋时,狮舞表演从宫廷流入民间,并在民间广为流传。狮舞按地域可分为北狮、南狮两大流派。北狮讲究“真”,造型酷似真狮,全身披金黄色毛,鞋子也不例外,而狮头相对简单。而南狮又称醒狮,造型较威猛,狮头制作考究,色彩也很艳丽。
按表演形式来分,狮舞又可分为文狮、武狮两大类。文狮爱戏耍,擅长挠痒、舔毛、打滚、戏球等动作,看上去风趣喜人。武狮重功夫,表演中会有高难度动作,比如走梅花桩等,看上去惊险刺激。
明清以后,随着河洛民间社火文化发展,狮舞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造型。如今,洛阳民间有很多狮舞团体及出色的狮舞艺人,逢年过节或遇到大型庆祝活动,人们都会看到精彩的狮舞表演。
洛阳狮舞,以武狮为主,有着庞大的阵容和气派,声名远扬。其中洛龙区白马寺镇的大里王狮舞久负盛名,堪称河洛一绝。大里王狮舞可溯源至汉代,唐宋时期发展成熟,属于典型的北派狮舞,洒脱中显得稳重,大方中不乏细腻,表演奔放洒脱,动作刚劲雄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它作为洛阳狮舞的代表,曾多次到外地参加比赛,并为许多中外国家领导人表演,为洛阳赢得了不少荣誉。
如今,狮舞成了中国人逢年过节必登场的保留节目。它根植于民间,正在后人的传承中绽放新光彩。(洛阳日报记者 戚帅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