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园,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家族墓地,在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范仲淹死后50年,曾官至宰相的次子范纯仁也去世了,葬在父亲身后的苍松翠柏中。
范园,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家族墓地,在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范仲淹死后50年,曾官至宰相的次子范纯仁也去世了,葬在父亲身后的苍松翠柏中。
范纯仁20出头考中进士。这一年,范仲淹因力主改革失败,一再遭贬,此时正在杭州主政。按理说,范纯仁考中进士,该去做官了。可朝廷先后委任他到武进和长葛当县令,他都以不能侍奉双亲为由推辞。父亲去世,他服丧期满后才到河南襄邑(睢县)做了县令。
《智囊》中有一则他刚当县令时的智慧故事。
襄邑在东京(今开封)东南约100公里的地方,惠济河穿城而过,东汉时期就已是著名的蚕织之乡。襄邑虽以蚕织闻名,不过当地人都热衷于终端加工,对种植桑树提不起兴趣。可襄邑人并不明白,蚕织业若是控制从原料生产(植桑)到终端加工的全产业链,比单靠终端加工和销售,更具竞争力。而且从政府角度看,种植桑树,既能增加就业人口,又可提高税收,可谓利国利民。遗憾的是,民不愿,官无奈。河南襄邑的蚕织优势,一步步被山东的青州和兖州挤压。
范纯仁上任后,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知道为政者要顺民之意,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公布了几条政令,果然立竿见影!
一、利用犯人。对于犯罪轻微的人,官府不让你在牢里吃“官饭”,“放”你回家种桑树,劳动改造。
二、量刑分配。罪重一些的人,分配种植桑树的数量就多;罪轻的,数量也会酌情少一些。
三、荣茂除罪。派出监察人员,考核他们在家“服刑”的表现和植桑结果,并根据荣茂除罪。也就是说谁桑树种得好,数量又多,可以抵罪,变成自由人。桑树成了赎罪的“兑换券”。
此令既出,官府随即“释放”了大批在押犯。一时间,田间地头不仅是这些犯人在植桑,他们的亲友也纷纷出手相助,悉心种植呵护,以求免罪赎身。
几年过后,襄邑广袤土地上,到处是青青的桑树。
植桑条令不仅给了犯罪人员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且使得襄邑蚕织业形成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同时还节省了官府监狱的管理费用并增加了税收。
俗话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唐代崔氏是名门,名门婚配讲究“门当户对”,下一期,为您讲述崔氏女代姐出嫁的故事,敬请关注。(沙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