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里有一堆残瓦,上面刻着“始削”“刘盖”“杨道仁削”等字样,很不起眼,但它们是珍贵的文物,叫北魏削文瓦铭,是为杜绝豆腐渣工程而产生的。
北魏“杨道仁削”削文瓦铭
北魏“始削”削文瓦铭
北魏“师王山”削文瓦铭拓片
北魏“吴伏保削”削文瓦铭
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里有一堆残瓦,上面刻着“始削”“刘盖”“杨道仁削”等字样,很不起眼,但它们是珍贵的文物,叫北魏削文瓦铭,是为杜绝豆腐渣工程而产生的。
该馆副馆长朱晓辉自豪地说,该馆收藏了5000余品北魏削文瓦铭,是国内收藏削文瓦铭最多的博物馆。
北魏削文瓦铭,刻写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是在未干的瓦坯上刻字然后烧制而成的。
古人在瓦上刻字,是为表明:这活儿是我干的,若有问题,找我就行。
这叫“物勒工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即在产品上刻上制造者、监造者、制造机构等的名字,方便随时检查质量,追查责任人,相当于今天的实名制。
曾在洛阳食邑十万户的秦相吕不韦也被“物勒工名”过:西安兵马俑的很多兵器上刻有“相邦吕不韦”的字样,说明这批兵器是吕不韦监制的。
北魏“杨道仁削”削文瓦铭上刻着“杨道仁削”四个字,代表这活儿是杨道仁干的,他是一名削工;北魏“师王山”削文瓦铭上刻着“师王山”三个字,说明王山是一名工师,相当于现在的车间主任。
原来,在瓦上留名不是为了流芳千古,而是为了执行“质量追溯制”。今人更应该“物勒工名”,让“楼脆脆”等豆腐渣工程不再出现。(洛阳晚报记者 刘婷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