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打通惠农“最后一公里”
农业科研成果只有落到田间地头,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孟津县送庄镇是洛阳重要的蔬菜和水果种植区,蔬菜、草莓、袖珍西瓜等种植面积有3万多亩。“咱的西瓜甘甜爽口,好几个棚的西瓜都被预订一空,稳赚!”袖珍西瓜刚上市,慧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晓伟一点儿也不为市场销路发愁。
“慧林源”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问及畅销“秘方”,李晓伟指着隔壁的送庄农技推广区域站,幽默地说:“智库在此”。
走进区域站,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土壤养分速测化验室等设置齐全,还建有综合服务大厅,集专家咨询、远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区域站基于物联网技术,将摄像头、传感器设在田间地头,病虫害、气象信息、土壤温湿度都能实时掌握。”李晓伟说,“科学种田,好东西自然不愁销。”
李晓伟最感激农技员。而送庄农技站站长赵振欣,则把成绩归功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过去,农技员连家都养不活,农技站也基本上名存实亡。如今,洛阳打破行业部门、人员编制、管理体制的限制,建成了一批集农业、畜牧、农机、气象、农村电商等于一体的标准化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解决了科技、产业“两张皮”问题。
“基层农技站功能不搞‘同质化’,而是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配人才,上设备。”市农业局局长归宝辰说。除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也逐步成为农技推广的主力军。
洛阳市新大农业的创始人是一名80后。该公司运用“互联网+”,开发“智慧农业4.0体系”,500亩水果大棚实现种植流程标准化和信息化。如今,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以反租倒包的形式,鼓励农民创业,打造“农村众创空间”。而农民只需手机就能打理自己的果园。
与此同时,随着农机、植保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量涌现,病虫害飞防、耕种收机械化、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新技术、新模式应运而生。农民通过“花钱买服务”,耕种效率和收益大幅提高。
人才:在产业链上培育新农民
长期以来,传统农业没“钱景”、没“前途”的现实,直接导致了农业“后继无人”的矛盾。如今,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推进,“谁来种地”问题正迎刃而解,并在广阔农村掀起返乡创业的高潮。
新型职业农民,有啥不一样?
嵩县闫庄镇29岁的养鸡大户韩雷拉开抽屉,拿出一本深绿色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有了证,农民也是‘体面的职业’,出去跑生意,大家都认它。”韩雷脸上透着喜气。
新型职业农民并非一个“小本本”,而是经营理念的转变。2012年,外出打工多年的韩雷回乡创业养鸡。“起初,由于缺乏技术、不懂市场,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韩雷说,“农民出身,也未必会养鸡、种地。”
转机发生在2014年。我市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年轻的韩雷成为遴选出的第一批“种子选手”。培训中,疫病防控、营销技巧、行业交流等丰富的课程让他获益匪浅。如今,他的鸡场存栏规模已从1万只扩充至2万只,日产日销鸡蛋1000多公斤。
职业农民,怎么培训?日前,在孟津十里香草莓种植基地的田间学校,来自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的30名农民正在接受培训。与以往“填鸭式”教学的课堂不同,学员被分成小组,不时通过集中讨论、代表发言等形式,参与互动学习。在理论教学之后,大家还可直接进入种植大棚开展生产实践。
“过去搞培训,不分种植面积大小,不分养鸡养猪,效果不理想。现在,把课堂搬进田间,实施‘互动+实践’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在产业链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省农广校洛阳分校校长马会丽说,与此同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再是一结业就了事,还将开展后续扶持工作,鼓励他们通过创业在广阔农村开辟新天地……
(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文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