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记者走进冯朝庆的办公室时,52岁的他正戴着老花镜,对着电脑认真分析足迹资料。制鞋特征、修补鞋特征、步幅特征、步态特征……如今,指纹比对技术已相对成熟,足迹特征鉴定研究成为他的主攻方向。
冯朝庆查看技术资料
近日,当记者走进冯朝庆的办公室时,52岁的他正戴着老花镜,对着电脑认真分析足迹资料。制鞋特征、修补鞋特征、步幅特征、步态特征……如今,指纹比对技术已相对成熟,足迹特征鉴定研究成为他的主攻方向。
冯朝庆,市公安局犯罪侦查局刑侦支队刑事技术大队痕迹室主任,已在刑侦一线工作28年。这位屡破大案的痕迹鉴定专家,在今年4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到底有哪些神通呢?
一个梨,侦破离奇命案
“别人总结的资料总有可取之处,没准哪条你不知道,却对破案十分关键。”冯朝庆边说边摘下眼镜。他有多神通?用一个梨,侦破一桩离奇命案。
2006年9月,新安县铁门镇,一名头部被砸烂的女子赤裸地躺在泥地上。冯朝庆将被害人遗体周围足迹中的泥水一点一点地排除,寻找其中可能利用到的痕迹,遗憾的是,雨水似乎抹去了一切有价值的线索,不少民警直摇头。
冒雨在泥地中反复勘查5个小时,冯朝庆仍不放弃,他的目光停留在被害人的遗体上。皮肤上一个不起眼的牙印引起了他的注意,通过技术复原,咬人者的牙齿咬痕特征逐渐清晰。被害人前一天接触到的5名男性嫌疑人都不承认自己是凶手,冯朝庆让他们分别张口,随后将一个梨递给其中一人,让他咬一口。
“当时他的身体就开始哆嗦。”冯朝庆说,看似没用的东西,更要仔细观察,一个不起眼的痕迹,却能侦破一起案件。
痕迹加推理,锁定凶手
28年来,冯朝庆和福尔摩斯一样,一次又一次发现被人忽略的细节,并凭借严密的推理找出凶手。
2009年,我市一烩面馆看门人被杀死在店内,现金被洗劫,现场被破坏,案件侦查陷入僵局。冯朝庆反复观察,在确定嫌疑人足迹的同时,思维高速运转:被害人在毫无反抗的情况下被害,嫌疑人直接撬开柜子拿走现金,说明嫌疑人对面馆环境十分熟悉。
将其他各处杂乱的足迹勘查完毕,他有了新发现:嫌疑人的足迹在面馆的特定位置多处出现——嫌疑人不会多次进出踩点,只有面馆服务员有这样的条件。想到这里并得知面馆仅有一名男性服务员时,他当即断定:就是这个人!
28年来,只要部署任务的电话响起,冯朝庆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看着痕迹室内年轻的同事,冯朝庆的眼里显出一丝欣慰:自己积累的各种经验,能够让同事们在工作中少走一些弯路,也算是派上了用场。(洛阳日报记者 苏楠 通讯员 任双波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