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白净、浓眉大眼,41岁的杨正荣是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质量守护神”中的女将——担任质量管理中心质量保证科科长的她,负责整个公司的原料进货、生产质量把关。企业转型升级没有更高的标准,她就亲自制定质量手册,逐项指导工人按标准生产,扎牢产品质量的“篱笆”。
“我们既是产品的制造者,也是受益者”
“我们既是产品的制造者,也是受益者,产品质量关乎每个人的生命,所以哪怕是为了自己也要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绝不能打马虎眼。”这是杨正荣在给工作人员培训时最常说的话。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原材料作为产品加工的基础,是决定产品质量的第一步,也是不少供应商眼中投机取巧的商机。就在前几天,中铝洛铜从某供应商处购买了3吨铜产品加工屑料。杨正荣和检测员像往常一样去验货,当他们把带有磁铁的检测工具插进屑料包后发现,屑料里面竟混杂了不少铁屑、铁钉,甚至还带有油污。用这样的原材料,不但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退货!没得商量!在杨正荣的坚持下,最终这批原材料被全部退回。
“其实在验货的时候,工具多往深处插几厘米,可能验货的结果就不一样,这个过程完全要靠检测员的责任心。”杨正荣说。为此,每次检测进货原料时她都亲自察看,还经常组织员工培训,加强职业操守教育,真正把责任扎进员工心里。
半年制定一部企业内部标准
转型升级,打造高精尖产品,是近年老企业不得不面临的抉择,中铝洛铜亦是如此。
2011年年底,为增加产品市场份额,中铝洛铜决定全面构建比民用产品级别更高的质量管理体系。此时,刚从其他部门来到质量保证科的杨正荣就接到了这个“大活”。
“那会儿真的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口。”杨正荣回忆说,对于比民用产品级别更高的标准,在整个铜制品加工行业都没有先例,她只能参照国家给予的引导标准来制定一个全新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此,杨正荣白天进车间看现场,晚上回家起草标准。整整半年,她一个人制定了近300页、涵盖上千条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现在6个大分厂的所有工作流程,没有我不清楚的。”杨正荣说,标准制定后,还得按照标准实施。一开始,工人们抵触情绪浓厚,大多数人不愿意配合。因为高标准意味着他们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额外还要对工作内容进行更为详细、全面的登记,“工人们不理解”。
耐心解释,指导登记,甚至蹲守在车间帮忙登记……不服输的杨正荣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很快,这个质量管理体系也一次性通过国家认证中心的认证审核,不仅为公司节约10万余元资金,还为产品扎牢了质量的“篱笆”。
(洛阳日报记者 朱艳艳 通讯员 梁占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