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身材、皮肤略黑,徐义军看起来和普通人没啥区别,可他身上的故事一点儿也不普通:参与组建全省第一个农业综合网站,在全市组建了56个农业信息服务超市并在全国推广……在同事眼里,市农业局人事科教科科员徐义军兢兢业业干出了许多业绩,可他本人都不当回事儿,唯独对3次援非的经历津津乐道。
中等身材、皮肤略黑,徐义军看起来和普通人没啥区别,可他身上的故事一点儿也不普通:参与组建全省第一个农业综合网站,在全市组建了56个农业信息服务超市并在全国推广……在同事眼里,市农业局人事科教科科员徐义军兢兢业业干出了许多业绩,可他本人都不当回事儿,唯独对3次援非的经历津津乐道。
受农业部委派,徐义军曾3次前往埃塞俄比亚参与当地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项目,帮助埃塞俄比亚建立了一套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
“我是来教书的,来了才知道连书都没有,得自己编。”徐义军笑着说。2004年,他第一次援非去的是埃塞俄比亚南部城市迪乐的一所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刚到学校还没调整好时差,任务就来了:根据一份只有3页的教学大纲编写一部在埃全国通用的农业教材。
上课、编书,初来乍到的徐义军在新鲜中开始了繁忙的工作。他偶然发现,学校里竟藏着一个现代化的沼气池,一打听才知道是之前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在援非时帮忙建设的。教授一回国,当地人不会用,就把池子用塑料布盖着,“供”了起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徐义军在沼气池旁建了一个缩小版的沼气池剖面模型,在教学中让非洲学生明白沼气不“神奇”而是科学,让他们掌握理论并敢于实践。
“我把理论知识压缩到最少,教材里全是实用方法。”徐义军说,一年下来,他先后编写了《节水农业》《生物能源(沼气)》《农业职业健康与安全》《农业应急预案》等5本教科书。
非洲粮食蔬菜短缺,徐义军去之前带了一些种子,在宿舍周边的荒地里种起了蔬菜。黄瓜、西红柿、茄瓜……菜园子变成了植物科学系学生的观摩基地,“他们以前都没见过这些菜”。
2004年至2009年期间,徐义军共赴埃塞尔比亚援非3次,每次1年。正如在电视中看到的那样,非洲贫穷、少粮、医疗水平低,他生病找不到医生,开车在漫无边际的稀树自然保护区里跑了快一天才走到公路上;亲眼目睹战斗机、运兵车不断经过,感受大兵压境、随时动乱的恐慌……
2009年,农业部给徐义军颁发了全国十佳援外教师的证书。这个证书,徐义军珍藏在收藏夹里,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那是他一生的骄傲。(洛阳日报记者朱艳艳 通讯员蒋 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