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为十三朝古都,帝王将相在此纷纷亮相,京城的辉煌遮蔽了洛阳县的称谓,使其县名不彰。与位高权重的帝王将相相比,洛阳县县令大多默默无闻。洛阳县之外的新安县、永宁县(今洛宁县)等县县令同样鲜为人知。在这里,《洛阳晚报》记者为您讲述洛阳及诸县县令的吏治故事。
《后汉书·王涣传》记载:“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王涣担任洛阳令仅三年,却赢得朝野的共同盛赞。公元105年,王涣病逝于洛阳令任上,洛阳百姓为纪念他,专门为其修造了一座祠堂。一日三餐前还要念叨几句,以告慰王涣的在天之灵。
1、 “王稚子,世少有”
与东汉洛阳令董宣被称为“酷吏”和后唐洛阳令何泽被讥为“图谋仕进”不同,东汉另一位洛阳令王涣在历史上有着很好的口碑。
史料记载,王涣,字稚子,东汉广汉郡郪(qī)县(今四川省三台县)人。王涣的父亲王顺,任安定太守,安定郡位于今甘肃镇原一带。年轻时的王涣属于“官二代”,他喜欢与一些轻薄青年玩耍,还喜欢跟别人打架,成为“问题少年”。
让人欣喜的是,长大后的王涣浪子回头,弃恶从善。他不仅认真学习儒学,还精心研习《尚书》和律令,被史书称为“晚而改节”,而且他做官名声很好。
身为广汉郡人,王涣曾在广汉太守陈宠属下担任功曹。他忠于职守,办事雷厉风行,他和“强项令”董宣一样,以简贤选能和执法不避豪右闻名。在王涣的协助下,陈宠将广汉郡治理得井然有序。广汉老百姓纷纷传诵:“王稚子,世少有。平徭役,百姓喜。”
后来,治郡有方的陈宠被汉和帝刘肇提拔到京城洛阳任大司农。当汉和帝问陈宠治理广汉之方时,陈宠没有贪功,直言是王涣之功,汉和帝听了非常高兴。从此,王涣声名大振,年轻的王涣迎来一次升迁的机会。
2、温县大治
陈宠在汉和帝面前的美言“立竿见影”,王涣从广汉郡出任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县令,为其后来出任洛阳县县令积累了治县经验。
当时的温县境内有很多奸诈狡猾之人,他们作恶多端,长期为害百姓。王涣想方设法严厉镇压奸猾豪强,将他们全部消灭。境内自此太平,动乱不宁的温县变得“境内清夷”,路不拾遗——商人可以放心地在路边过夜,连那些放牛的人也打着王涣的旗号,只要说自己放的牛是王涣的,就不会被他人侵犯。
在宋代王令仿照唐朝李翰《蒙求》撰写的《十七史蒙求》中,有“苏琼止盗,王涣诛奸。杨修俊才,张尚辩捷”的说法,对王涣的为政能力大为赞赏。
温县距洛阳不远,二者同为临近黄河的城市。王涣治理温县的功绩很快传到汉和帝耳朵里,三年后,王涣被调到兖(yǎn)州(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任刺史,他依法治理兖州各郡,德化得到广泛推行。
兖州同样临近黄河,王涣就这样在黄河沿线各地宦游。东汉永元十五年(公元103年),王涣以侍御史的身份陪同汉和帝到南方巡视,回到京城洛阳后,汉和帝便任命王涣为洛阳令。
3 、“神算”洛阳令
京城难治,王涣一上任就面临前任县令遗留下来的一大堆案子。他知难而上,秉公执法,宽严有度且大胆细心,很快将历年积案处理完毕。
提起“神算”,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令人惊叹。然而,早于诸葛亮的王涣在洛阳令任上,就因破案有方而被人们称为“神算”。
据东汉《东观汉记》记载,王涣任洛阳令时,有盗贼刚刚得手,就被人发现,盗贼无法逃脱,有的藏在路边的沟渠内,有的伏于瓮下。王涣得到消息后,就带人去搜捕。他根据失主的描述,经过分析,断定盗贼没有走远。之后,王涣命令属下带人认真搜查盗贼可能的藏身之处,将这伙盗贼一一拿下。盗贼们心服口服,视王涣为“神明”。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洛阳城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汉和帝驾崩,其二是洛阳令王涣病逝。一个皇帝之死与一个县令之死,对国家和县治的影响不言而喻。
汉和帝刘肇是东汉的第四位皇帝,亲政之后,他每天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刘肇曾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并多次下诏纳贤,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还多次诏令理冤狱、恤鳏(guān)寡、矜孤弱、薄赋敛。刘肇亲政后,东汉国力大增,时人称为“永元之隆”。
王涣遇到刘肇,可谓贤臣遇明主。正是汉和帝的大力提拔,使得王涣从广汉郡一步步走近东汉京都洛阳,成为京都的“父母官”,最终在洛阳获得身后的崇高赞誉。
4、朝野共祭
王涣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洛阳百姓非常哀痛,自发凑钱摆了数十张祭桌,祭奠这位好县令,并在洛阳的安阳亭西侧为王涣修建祠堂。
王涣归葬四川,中途经过弘农郡(今河南西部、陕西东部)一带时,当地百姓在路边摆起桌子,放上祭品,祭奠这位贤臣。
当地地方官非常不解,便问他们为何要祭奠一位洛阳令,百姓回答:“这是为了报答王涣县令的恩德呀!”过去他们经常到洛阳购买大米等商品,一旦遇上洛阳官吏检查,一半的大米都被白白拿走。自从王涣当了洛阳令,他们再也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所以他们前来祭奠王涣,以报答他的恩德。
王涣的政绩也得到朝廷的盛赞。一直到东汉永初二年(公元108年),邓太后执政后,还下诏称赞王涣:“夫忠良之吏,国家所以为理也。求之甚勤,得之至寡。故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尽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逝,百姓追思,为之立祠。自非忠爱之至,孰能若斯者乎!”
所谓“羔羊之义”,是人格化了的羊的优秀道德品质。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认为,羊有角不触人,杀之而不悲啼,跪享母乳,知仁、知义、知礼,集各种美德于一身,是仁人君子学习的榜样。邓太后以此来赞扬王涣的仁义之心。
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四月,崇尚黄老无为思想的汉桓帝下诏拆毁全国的名人祠堂,但是在诏书中明令两处祠堂要保留:一个是汉武帝时的太傅卓茂在密县(今新密市)的祠堂,另一个就是王涣在洛阳的祠堂,足见王涣的影响力之大。
5、贤哉“我县王君”
在东汉乐府诗歌中,有一首歌颂王涣政绩的诗《雁门太守行》,全文如下:
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民。少行宦,学通五经论。明知法令,历世衣冠。以温补洛阳令,治行致贤。拥护百姓,子养万民。外行猛政,内怀慈仁。文武备具,料民富贫。移恶子姓,篇著里端。伤杀人,比伍同罪对门。禁鍪矛八尺,捕轻薄少年。加笞决罪,诣马市论。无妄发赋,念在理冤。敕吏正狱,不得苛烦。财用钱三十,买绳礼竿。贤哉贤哉,我县王君。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临部居职,不敢行恩,清身苦体,夙夜劳勤。治有能名,远近所闻。天年不遂,早就奄昏。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后世,莫不称传。
从诗的内容可知,该诗作于汉和帝驾崩之后,由洛阳文人创作。“我县王君”四字,说明当时的洛阳百姓已把王涣看成洛阳人。(记者 余子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