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洛水”即洛河,“三光”指日、月、星。史料记载,秦始皇祭祀洛水,有“黑头公”从河中出现,呼始皇曰:“来受天宝。”始皇相信此乃天意传国于秦,遂与群臣高歌,作诗一首,即《祠洛水歌》。
秦始皇原来是诗人
“洛阳之水,其色苍苍。祠祭大泽,倏忽南临。洛滨醊(zhuì)祷,色连三光。”(《祠洛水歌》)
这首诗选自樵客编著的《洛阳古代山水诗选》,这本书于1992年3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书中称《祠洛水歌》的作者为秦始皇。
有了这首诗,我们可以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加一个称呼——诗人。现在有个说法,好像说谁是诗人等于骂人。不过,秦始皇能有一首诗历时两千多年流传至今,他也应该乐意被称为诗人。
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洛水”即洛河,“三光”指日、月、星。史料记载,秦始皇祭祀洛水,有“黑头公”从河中出现,呼始皇曰:“来受天宝。”始皇相信此乃天意传国于秦,遂与群臣高歌,作诗一首,即《祠洛水歌》。
秦始皇为何祭祀洛水
秦始皇为何祭祀洛水?
我们不妨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寻找答案:“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原理,交互更替。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便推算五德,以周朝为火德,代周而兴的秦朝为水德。
《史记·封禅书》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
定秦朝为水德之后,秦始皇到与黄河相距不远的洛河进行祭祀。我认为秦始皇抵达洛阳祭祀洛河的时间应为秋天,只有秋天的洛河,才有“洛浦秋风”的风景,才能“秋水共长天一色”,只有秋天的洛河,才能激发秦始皇的诗情。于是,一首《祠洛水歌》顺利诞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不久他所创立的秦朝灭亡了,而他创作的《祠洛水歌》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传唱至今。(记者 余子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