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年起,她自费在家属院开设两个报栏和一个少年阅览室;国家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实施后,她先后资助46名失学儿童;她先后用省吃俭用节余的10万余元,为10余所学校、幼儿园免费购买图书报刊……她,就是黄河设计公司地质勘探院退休干部、85岁的陈昌明。
从1980年起,她自费在家属院开设两个报栏和一个少年阅览室;国家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实施后,她先后资助46名失学儿童;她先后用省吃俭用节余的10万余元,为10余所学校、幼儿园免费购买图书报刊……她,就是黄河设计公司地质勘探院退休干部、85岁的陈昌明。
开设阅览室,开辟第二课堂
走进黄河设计公司地质勘探院家属院的少年阅览室,在这个30平方米的屋子里,陈列着1000多本图书、杂志等。一位身材瘦小的老太太,正陪孩子们看书,她就是陈昌明。
1984年,陈昌明在家属院找来一间闲置的房子,自费开设了这个少年阅览室,为孩子们开辟第二课堂。
为丰富图书种类,她利用出差时间,到郑州、北京等地买书。阅览室每周开放两次,除让孩子们看书外,她还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从1992年起,她与辖区学校约定,在学生上自习或放学前,把书摆在教室供学生阅读,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陈昌明的女儿在郑州工作,几次要接母亲过去生活,都被倔强的老太太拒绝了。“我去了,我的阅览室怎么办?不去!”
30年来,先后有6万多人次来这里借阅图书。“我们都曾是在这里看书长大的孩子,现在我的孩子也来这里看书。”37岁的姜春英说。
从1982年起,陈昌明在家属院内设置了两个报栏,自费订了《中国少年报》《少年百科知识报》《少年科普报》等供人阅读。
赠书订报刊,送去精神食粮
进入黄河设计公司地质勘探院之前,陈昌明从事教育工作。
1980年,她无偿为学校买书、订报刊。起初,师生们以为她是书店的推销员,书店的店员以为她是学校的图书采购员,闹出不少笑话。1988年,她从单位退休后,继续坚持向学校捐书。如今,图书、报刊的价格不断上涨,但她始终未改初衷。
“当看到孩子们接过新书,我的心情是别人无法体会的。”陈昌明说。30多年来,她向全市15所中小学、幼儿园赠书4200多册,赠订报刊1300余份,赠送玩具100多件。
黄河设计公司地质勘探院离退休党支部书记朱恒泰说:“她现在年纪这么大,还坚持给学校送书,为学生送精神食粮,很不容易。”
心系贫困儿童,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
1994年,陈昌明在《洛阳日报》上看到有关贫困山区的孩子无力求学的报道后,心想:“我小时候就是因家里穷上不起学,不能让这些孩子被‘穷’字绊住腿。”
当时,她拿出1840元,来到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将钱捐给嵩县田湖镇的3名失学女童。此后,她每年都要拿出4000多元,资助失学儿童。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我的理想就是把下一代教育好。”陈昌明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来,陈昌明获得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河南省希望工程建设奖、河南省希望工程爱心人士等多项荣誉。
(记者 王晓丹 实习生 孟璐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