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市按照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目标,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积极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仅去年,市区道路新增通车里程27.8公里。
近年,我市按照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目标,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积极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仅去年,市区道路新增通车里程27.8公里。
然而,每逢节假日和上下班高峰期,中心城区的拥堵依然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如何破解市区“行路难”,如何更好串联城乡交通,已成为人民群众关注度最高、议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发表看法,广大市民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各方热议】
市人大代表、洛新产业集聚区老井居委会主任周胜伟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市在市政交通基础设施上投入很大,但是市区拥堵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当务之急应该是从整体规划上做到科学性、前瞻性,充分做好洛阳综合交通规划,科学设置单行道、公交专用车道,采取优化信号灯时长、错时上下班等措施分散人流车流。
“只要公交车更舒适、更快捷,公交出行必然会成为更多市民的出行首选。”市政协委员、市中级人民法院副县级审判员郭秋芳说,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途径和最有效手段。因此,政府应该给公交更多政策倾斜,通过逐步更新公交车数量、添置新能源公交车、设置公交专用道等措施,大力提升公交车的出行分担率。
市人大代表、栾川县旅游协会副会长张建献认为,综合交通是一个大概念,除中心城区交通要改善外,还应该包括中心市区与城郊地区、周边县(市)的更好串联。通过建设好客运东站、客运南站等项目,并在这些客运站周边实现公交畅通,这样周边一些县(市)的客运和城市公交就能实现无缝对接,减轻中心城区通行压力。
市政协委员、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主任张志勇认为,洛阳是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应该利用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城市交通出行提供更多方案。例如,之前在龙门大道建设中曾提出设置“手按信号灯”等方案,可有效提升道路通行速度。此外,去年以来,我市规划建设多处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应该通过有效管理,实现车辆和行人的有效分离。
昨日还有不少市民通过洛阳网微信公众平台、电子信箱等方式积极为我市综合交通发展建言献策。市民沈旭亮建议,洛阳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构建综合交通网: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分流城市公交客流;提升城市公交便捷通行能力,让市民出行首选公交;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道路容量和通行速度;在城郊建立客运中转站,再通过公交实现接驳,减轻市内交通压力。
“上下班高峰道路拥堵,公交太少,是很多市民不选择公交的原因。”市民毛锦洲建议,应该学习苏州等城市经验,建立智能公交系统,通过定位系统在公交站台清晰显示各趟公交距离该站的距离;还可以通过购置空调车、改善公交车座位设置等措施,真正提升公交的舒适度、便捷度,吸引更多市民回归公交。
【政府声音】
针对各界代表、委员和市民的建议,市住建委、公用事业局等相关部门表示,今年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环城路建设,完善主干道、打通断头路,形成中心成网、外围成环、立体交叉、四周放射的路网体系。其中,2014年洛北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安排82个,新街跨洛河桥建设工程、九都路东延线、西环路北段、北外环路等工程都将相继开工,九都路黄河路西人行天桥、九都路临涧路西人行天桥、九都路解放路西人行天桥、九都路御博路西人行天桥等都将投用。
在社会各界关注的公交事业发展方面,我市将积极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实施公交增容,计划新增300辆公交车,新开通公交线路3条、优化公交线路5条至10条。在公交站场建设上,今年将完成新区第一公交停车场二期建设、东出口公交停车场续建和机场路公交停车场续建任务。此外,我市还将启动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建设,通过建立智能化公交调度、信息服务系统,有效解决我市公交车辆运营管理工作量大、占用人员多、运营效率低、安全防范难等问题,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下期话题】两会直通车明日见报话题为“如何加快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市”。您可发送邮件至lyrbszb@126.com,也可通过洛阳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lydcomcn,名称:洛阳网)提交。期待大家为洛阳发展建言献策。(记者李东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