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隋时并无“隋炀帝”——从洛宁“杨广墓”说起(河洛广记)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河洛广记  来源: 洛阳网 2013.12.04 10:07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核心提示: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正式对外公布,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的隋唐墓葬确认为隋炀帝和萧后的合葬墓。11月20日,在本报刊发的《隋炀帝墓确认在江苏扬州——洛宁东宋“杨广墓”主人身份成谜》,引起强烈反响。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正式对外公布,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的隋唐墓葬确认为隋炀帝和萧后的合葬墓。11月20日,在本报刊发的《隋炀帝墓确认在江苏扬州——洛宁东宋“杨广墓”主人身份成谜》,引起强烈反响。“隋炀帝”是唐朝给大隋帝国第二任皇帝杨广的谥号,具有强烈的贬义。实际上,唐朝建立时,只是个地方割据政权,大隋帝国并未灭亡。而杨广的孙子杨侗将其谥为明帝,庙号是世祖。扬州杨广墓的发现,无法否认洛宁“杨广墓”的真实性。

  1、隋明帝之永宁陵

  隋明帝杨广,生于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为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次子。在少年时代,杨广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以及骑战和狩猎的训练。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的灭南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杨广担任最高军事统帅,成功地把腐朽的南朝送进了坟墓,重新实现了华夏一统。隋军纪律严明,在南朝故地也秋毫无犯。出于战略的考虑,他学了一口流利的吴语,并娶了南朝皇族后裔为正妃,这就是萧后;修复了被战火摧毁的南朝寺庙,频繁见一些名士和儒学家,致力于南朝故地文化建设。这一切,使杨广受到了朝野的拥戴,并成功地成为太子。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杨广嗣位,改元大业,迁都洛阳。他开凿大运河,南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大业之治”。随着三征高丽的失败和杨玄感之乱的爆发,各地群雄并起。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杨广自东都洛阳起身,前往江都(今扬州)游幸。临行前,他把留守东都的重任交给了越王杨侗。杨侗是杨广之嫡长孙,父亲杨昭是已故元德太子。太子于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在洛阳去世,葬于庄陵,杨广甚为痛悼,移爱心于孙子身上,封杨侗为越王,留守东都。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杨广的宠臣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缢杀杨广,同时被处死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皇帝被弑,消息传到洛阳,官民拥立越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为皇泰帝。

  杨侗谥爷爷杨广为明帝,庙号世祖。皇泰帝为杨广举行葬礼,由于其遗体尚在江都,因此陵墓中只葬其御用之物。该陵可能是杨广在世时的选址,位于西苑之西、两京驿道上的熊耳县(今洛宁县),皇泰帝定陵名为永宁陵,改熊耳县为永宁县。这就是洛宁东宋“杨广墓”的来历,其称呼为“隋世祖明皇帝永宁陵”。

  永宁陵位于洛宁县东宋乡郭村东南方的荞麦山上,现存墓冢高30米,周长80米,面积2500平方米,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大业新政利万世

  隋明帝杨广的大业新政是一个系统而宏大的治国方略,除人所共知的营建东都、营建西苑、开凿大运河外,还有其他一系列措施。

  首先,创设科举制。科举制是杨广在洛阳创立的选官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它打破了自古在选拔官时对出身的限制,让门阀士族(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把持朝政的局面几乎消失。科举制的影响不仅在中国,古朝鲜等亚洲国家也引入了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科举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种面向全国大多数人民的公平的官员选拔制度。

  其次,重开丝绸之路。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杨广派军灭了吐谷浑,开拓疆域数千里。次年,杨广开始西巡,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使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巡期间,他所做的《饮马长城窟行》成为千古名篇。

  大业新政还包括发展教育与儒学。隋文帝笃信佛教,实际上对儒学不甚重视,甚至在其晚年废天下学校,仅留国子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一所,弟子72人。杨广迁都洛阳后,立国子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并改国子学为国子监,统辖太学。杨广征召各地名儒会集洛阳,编纂了大量图书,促进了大隋帝国文化的繁荣。

  在大业新政中,大运河的开凿厥功甚伟,它凝聚了杨广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丰功伟业。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感慨:“在隋文帝杨坚和隋明帝杨广的统治下,中国迎来了第二个辉煌的帝国时期。大一统的政权在中国重新建立起来,长城重新得到修缮,政府开凿了大运河,建造了宏伟的宫殿,帝国重振雄风。”

  3 、“炀帝”谥号的背后

  皇帝驾崩后,有庙号、谥号。庙号是在太庙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庙号也有褒贬之意。谥号是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包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皇泰帝杨侗谥杨广为明帝,庙号世祖。《逸周书·谥法解》载:“照临四方曰明。”世祖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启下的人物的特定庙号,如汉世祖刘秀。从杨广的功绩看,皇泰帝给他的庙号、谥号都是恰当的。

  杨广初殡于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吴公台下。到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杨广墓再一次改葬,葬在雷塘。这第二次改葬时,李渊给他一个谥号,叫炀帝。这个谥号本身是贬义的,《谥法》载:“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隋之灭亡是由于三征高丽的失败,从杨玄感叛乱起,起兵者开始系统妖魔化杨广,说他弑父夺嫡、荒淫无道等,《剑桥中国隋唐史》以大量事实证明,这些全是诬蔑,该书说:“在一大团歪曲的历史记载和传奇性道听途说之下,杨广的形象被作者和民众随心所欲的狂想大大地歪曲了。”

  杨广在隋朝时已被谥为“明帝”,唐朝再谥为“炀帝”,不合《谥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隋朝并无隋炀帝”。当然,从约定俗成的概念讲,现在称杨广为隋炀帝也未尝不可。

  4、再说杨广身后事

  皇泰帝在洛阳继位后,李密率瓦岗军投诚隋朝,然后引全部精兵与宇文化及大战。宇文化及战败,次年被杀。

  皇泰元年(公元619年)四月五日,王世充发动兵变,废皇泰帝杨侗,自立为帝,国号郑。皇泰帝不久被弑,隋亡。两年后,唐灭王世充。

  熊耳县改名永宁县,史载是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而此时此区域为皇泰帝的区域,因此改此县名的并非唐朝,而是隋朝皇泰帝。其改此县名,与杨广陵寝在此有关。

  杨广被弑后,萧后又活了很多年。《资治通鉴》载:“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三月庚子,隋萧后卒。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因此,虽然有人存疑,今年发现的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的隋唐墓葬仍被确认为是杨广和萧后的合葬墓。

  但是,此墓的发现,无法否认洛宁东宋“杨广墓”的存在。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明一统志》卷二十九载:“隋炀帝陵在永宁县(今洛宁县)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明代《河南通志》、民国《河南新志》、民国《洛宁县志》等文献的记载与此相同。

  这些记载说明,洛宁杨广陵寝是真实存在的。但认为该陵为“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与唐宋文献有出入。真实的情况是,隋明帝杨广崩于江都,皇泰帝葬其衣冠车仗御物于永宁。虽然杨广墓确认在江苏扬州,但洛宁杨广永宁陵有无杨广的遗骨,无法否认其为杨广正式陵寝!同时,元德太子杨昭的庄陵、皇泰帝的陵墓,史无明载,但从理论上讲,也应该在洛宁。

  洛宁明山秀水,拥有洛出书处、杨广永宁陵、崎岫宫遗址、鹈鹕关等文化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时不我待!(郑贞富)

[ 责任编辑:马佳佳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河洛欢歌·伊滨广场文化月”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举行
“河洛欢歌·伊滨广场文化月”新时代文明实...
  • ·第二十三届汝阳杜鹃赏花季推介会举行
  • ·国色芳华入镜来!快来伊滨中央公园赏牡丹啦
  • ·新安县五头镇北沟村:特色果蔬 助农增收
  • 第二届洛阳牡丹冠脉介入研讨会成功举办 聚焦复杂冠脉介入技术发展
    第二届洛阳牡丹冠脉介入研讨会成功举办 聚...
  • · 为生命接力 !市三院医生张楠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 ·男子右肾被“蛀空” 竟因老婆患过肺结核
  • ·如何科学预防光敏性皮炎?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江凌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洛阳今年首批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已发放
  • 快讯!“天下黄河洛阳美”主题发...
  • 黄河岸边去哪儿玩?洛阳市发布“...
  • 更多消费新场景 打开洛阳夜生活的...
  • “太空牡丹”绽芳容
  • 官宣!隋唐洛阳城景区开放时间延...
  • 心动值拉满!一份来自洛阳牡丹的...
  • 洛阳市发布“天下黄河洛阳美”美...
  • 本周五、周六,洛阳将迎来大风降...
  • 百姓呼声
    洛龙站高速口人..
    关于涧西文旅的..
    洛阳市新街北延项目还会实施吗?
    市公共交通支付一体化何时能上线?
    精彩图片
    济新高速公路项目...
    牡丹奇妙游 精彩引...
    牡丹花开隋唐城【...
    牡丹公园:打造诗...
    精彩热帖

    满园春色关不住

    油菜花开引人来

    花开迎春

    隋唐随拍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