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战场上,40余万国民党军队对阵近20万日军,却毫无招架之力,其中有何深层次的缘由?抗战时期,洛阳在中原会战中的地位如何?根据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的检讨书,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寻找答案。
|
中原会战战场 (资料图片) |
|
|
中原会战中的中国守军(资料图片) |
|
核心提示
在河南战场上,40余万国民党军队对阵近20万日军,却毫无招架之力,其中有何深层次的缘由?抗战时期,洛阳在中原会战中的地位如何?根据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的检讨书,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寻找答案。
1 【修复大桥】架桥机出现,日军让黄河天堑变通途
抗战胜利后,日军110师团的军官曾与国民党第21集团军的参谋一起讨论过豫中会战(中原会战),日军军官说:“你们(指国民党军队)没法阻止我们修复黄河铁桥,大桥一修成,胜负即分。”
黄河铁桥是当时日军渡过黄河、进入豫中的唯一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44年3月,日军制订的《一号作战计划》,其第二条内容即为“修复霸王城附近黄河铁桥”。
早在1938年2月,此桥就被国民党军队为阻止日军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郑州而炸毁。曾在国民党新八师服役,亲自指挥炸黄河铁桥的熊先煜生前回忆:“(黄河铁桥)水面自39孔起,至82孔止,其间均已遭严重破坏,即便日寇夺去,也需三年五载方能修复。”
正如熊先煜所料,炸桥6年之后的1944年3月,日军在发动中原会战伊始便着手修复黄河铁桥。
国民党第21集团军炮兵排长黄润生回忆,为了修好黄河铁桥,日军派出了堪称“国宝”的架桥机。这样的设备日军当时只有一套,是关东军准备渡鸭绿江用的。1944年1月,架桥机运抵。
此前日军曾多次试图在黄河上建桥,但都被中国军队的炮弹打断。黄润生亲眼看到,很多修建浮桥的日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炮击,只得赤身裸体,炮弹一响,就光着屁股“扑通、扑通”往水里跳。但日军的架桥机来了以后,情况就不同了。架桥机架出来的桥,上部有钢架保护,而且所用钢板极厚,国民党军队的炮弹打到桥上跟给人抓痒差不多。
同时,日军调了重炮部队进行火力压制。一个大队的150毫米榴弹炮、一个中队的100毫米加农炮每天轰击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里,中国军队的炮被打得藏在山洞里出不来,任由日军大摇大摆地修黄河铁桥。
就这样,国民党军队眼睁睁地看着黄河铁桥一点一点地向黄河南岸延伸。到1944年4月初,黄河铁桥修通,为日军大举进犯豫中创造了便利条件。
2 【一触即溃】国民党军队难阻日军装甲车横行
大意、轻敌,未料到敌军有装甲部队,是国民党中原会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蒋鼎文关于中原会战溃败原因之检讨报告》中,蒋鼎文直言:“当敌人集中时,屡报敌似有装甲部队……初未料其装甲第三师团之出现……战区为应付此种部队,曾经请派山炮兵及战防炮各两营,未获邀准。……然以血肉之躯,当装甲部队之锋,终难限制其活动。敌骑兵与装甲部队配合,行动飘忽,势如疾风,以致战局全盘失利。”
资料显示,在调配架桥机的同时,日本大本营还把部署在内蒙古的第三战车师团调来,把关东军的一部分航空兵拨归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使用,助其部署中原会战。
豫中、豫东的大平原让日军的战车得以横行,从临汝到洛阳有一条公路,百余辆战车就在这条公路上穿梭,构成一条封锁线。
按日本防卫厅战史《一号作战之湖南会战》资料,日军京汉作战(豫中会战)期间动用兵力14.8万人,马3.3万匹,汽车6100辆,火炮269门,坦克装甲车691辆(坦克225辆)。另有日军第五航空军第2飞行团各种飞机168架参战,还得到驻武汉的第一飞行团配合,作战期间日军飞机共出动1700架次。
日本战史《河南会战》记载中方兵力为35万至40万人。在中方武器装备方面,按《日军侵华战争》一书中日军的观感,中国军队轻武器较足,但支援火力以迫击炮为主,缺乏重火炮等重火力,尤其缺乏反坦克武器。按《第一战区中原会战之检讨》载仅12、13、14、29、85军有战防炮,其余均无。在空军方面,中方因缺油等问题,出动飞机仅400架次。
从反坦克武器、出动飞机架次来看,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与日军无法相提并论,国民党军队几乎是以血肉之躯来对抗日军的装甲部队,“一触即溃”也在情理之中。
3 【挫师失地】蒋鼎文、汤恩伯被撤职
洛阳地处中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爆发后,曾经做过国民政府行都的洛阳战略地位尤显重要,陇海铁路贯穿全市,西有崤函之固,连通关中,东临平汉铁路,连接黄河中下游和江淮流域,北有黄河天险,南接伏牛山脉,是遏制西北与东部地区的咽喉。
抗战爆发后,随着豫北、豫东、豫南的相继沦陷,国民政府在河南的政治、军事重心完全转移到了洛阳。1938年6月,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由郑州迁至洛阳,河南省政府也于7月由南阳迁到洛阳。
作为北方还未沦陷的最大的城市,洛阳成为连接后方和前线的交通枢纽。战时大批的作战物资、医疗药品、食品由西北和西南大后方源源不断地运到洛阳,再由洛阳转运到华北前线。
中原会战仅30余天,日军即打通了平汉铁路南段,并占领了沿线各要点及行都洛阳,击溃了国民党第一战区的主力部队,实现了战役企图。日军攻占洛阳的同一天,日方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将南京的前进指挥所推进到汉口,开始了湘桂作战。
国民党第一战区的军队损失严重,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在撤退中牺牲。据国民党《抗日战史》记载,第一战区在此次战役中伤亡官佐817员、士兵18327人,日军伤亡4000人;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统计,日军伤亡3350人,中国军队阵亡32290人,被俘7800人。第一战区在战役结束后所作的检讨中说:“此次中原会战,挫师失地,罪戾难辞。”这确是事实。
为此,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和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均被撤职。蒋鼎文自认为这次失败是“治军从政四十年来最大挫折”,1945年,蒋鼎文弃官经商,基本脱离军界。中原会战可谓蒋鼎文一生中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失败的战役,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见习记者 余子愚 记者 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