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庆功宴上行汉代礼 |
|
昨晚,在乌鲁木齐市的银星大酒店里,“牡丹使者”重走丝绸之路大型文化采风团成员齐聚一堂,为成功穿越罗布泊,探访楼兰古城庆功。新疆旅游局有关领导,《新疆日报》《乌鲁木齐晚报》《新疆经济报》《都市消费晨报》和乌鲁木齐电视台、兵团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纷纷到场。
众人皆感慨了却多年愿
“这是一段终生难忘的回忆。”“我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心愿,看到了楼兰古城的真容,太幸运了。”庆功宴上,采风团成员纷纷表达着穿越罗布泊后的激动心情。
“是周队长给了我信心,帮我成功穿越罗布泊,否则不知道自己要陷入沙坑多少次,我会永远记得周队长的。”开封车友芦新利说。
听说采风团成功穿越罗布泊,新疆昌吉州河南商会执行会长、洛阳市人大代表李爱民和秘书长刘明海特意赶到庆功宴现场,向大家表示祝贺。
车队的成员个个都很牛
在庆功宴上,6号车、3号车及白色1号车成为大家夸赞的焦点。原因是在整个车队中,唯有这3辆车的车主选择自行驾车穿越罗布泊。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几个勇士吧。
6号车(大众途锐,车主郭晓和):在整个采风活动中,郭晓和驾驶的这辆越野车一直充当我们的采访车,需要采访或拍摄时,6号车都会立即停下来协助我们。穿越罗布泊前,对于6号车能不能抵达罗布泊,领队周新伟心里没底。因为凭他多次穿越罗布泊的经验,如果碰到坑洼路段,6号车的底盘不知能否经得住考验。再者,6号车是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一旦出现问题,随后的采访都会受到影响。但让大家激动的是,在穿越罗布泊的过程中,郭晓和凭借其娴熟的驾驶技术,一次次避开危险,最终成功抵达。到达楼兰保护站后,车队中所有来自新疆的资深越野车车手都对郭晓和伸出大拇指。
3号车(国产两驱陆丰,车主芦新利):它是整个车队里唯一的两驱车。穿越罗布泊之前,大家反复劝说芦新利,让他一定要慎重,因为罗布泊不比其他地方,不能有任何闪失。但经过再三考虑,芦新利还是决定挑战一下自己。而事实证明,在整个穿越过程中,3号车虽然状况不断,经历了趴窝、失踪等险情,但它最终成功穿越罗布泊。在返程的路上,芦新利无比激动地说:“我掉下了眼泪,开车太艰难了,太刺激了!”芦新利还表示,他最感谢总领队周新伟,正是在领队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他才能驾驶自己的车穿越罗布泊。成功穿越罗布泊证明了只要不懈努力,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虽然过程没有预想的顺利,但享受了幸福。
白色1号车(三菱帕杰罗,车主陈惠民):该车是从哈密开始加入采风团的,车上的人员有车主陈惠民、妻子张翼以及他们的女儿陈嫚依。对于为什么想穿越罗布泊,探访楼兰?张翼笑着说,2001年前后,她曾跟随周新伟穿越过一次罗布泊,虽然没有到达楼兰古城,但艰险的罗布泊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家后,张翼不断向陈惠民提起自己的这段经历,这让深爱户外运动的陈惠民羡慕不已。之后,夫妻俩也曾多次驾车出游,但陈惠民最大的愿望还是穿越罗布泊。8月初,听说“牡丹使者”重走丝绸之路大型文化采风活动将穿越罗布泊,领队是周新伟,他们立即报名。最终,凭借娴熟的驾车技术,白色1号车也成功穿越了罗布泊。在楼兰保护站的两个晚上,夫妇俩一到营地就支起小炉子烧水,给大家泡茶,他们的小帐篷也成为大家畅谈人生的主要场所。
网友评价高读者表赞美
网友“蓝色福特”:当一份20岁的地方晚报重走一段2000年的传奇之路时,我们感到了一个城市对历史文化的无限崇敬,我们在这份崇敬里看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魅力。岁月更迭,当今天的重走成为未来的历史文化时,你们用丝路和智慧引领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重建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形象,让我们在这样的重走和重建里感受辉煌、骄傲,以及这个城市追求文化发展永不停止的脚步。
我们在摄影师的目击里被细致感动;我们在艺术大师的创意里被构成感动;我们在你们的重走里被洛阳感动。
台北“故宫博物院”朱惠良:这一程,将翻开洛阳历史新的一页,郭爱和老师的艺术必将因此注入新的元素。
读者高泰山:自重走丝路以来,那么多漂亮的照片被登在《洛阳晚报》上,令人大开眼界!尤其是8月26日的《洛阳晚报》,刊登了穿越罗布泊,到达楼兰古城的照片和文字,这表明洛阳晚报的记者们已被载入史册。特此祝贺,祝你们一路平安。(特派记者 李燕锋 孟国庆/文 张晓理/图)
附: 《乌鲁木齐旅游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