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洛阳及周边地区旱灾灾情图 绘制 莉莎
电影《一九四二》展现了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的悲惨场景以及一条条血泪交织的逃荒之路。尽管影片没有刻意提及洛阳,但其中无数的场景都发生在洛阳:灾民纷纷涌向洛阳,记者白修德在洛阳调查灾情,救灾物资运往洛阳……
为什么是洛阳?记者走访学者、查阅资料……试图寻找那段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往事。
1941年后,洛阳实为河南省政治和军事中心
1938年,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在开封。
然而,随着日军步步入侵,北平(北京)、天津相继失守,中原地区陷入危机。
1938年6月6日,开封被日军攻占,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开始了风雨飘摇的大搬迁。
最初,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从开封暂迁至南阳镇平县。
1939年10月5日,因日军入侵,刚就任的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卫立煌决定将省政府从镇平县迁至洛阳。河南省机关报《河南民报》也随之迁到洛阳。
电影《一九四二》真实地还原了这些场景:1942年1月28日,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在洛阳上任,并发表治豫方针:先要治人,然后治事。但仅仅3个月后,受到日军威胁的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就由洛阳迁至鲁山县。(据《洛阳市志》)
1941年大饥荒开始后,洛阳实为河南省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因此洛阳成为灾民逃难的聚集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1942年前后,洛阳成为全省交通运输中心
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迁洛后,洛阳就成为当时河南全省的交通运输中心。
陆路:当时至广东韶关、至安徽界首、至陕西潼关、至郑县(现郑州)、至济源的公路,都以洛阳老城为起点。
1942年,河南省政府扩建从洛阳到潼关公路的卢氏境内段。随后,贯穿朱阳关的卢氏至西峡的公路也开始修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成。
在今老城区辖区内,当时除有官办的专业汽车运输企业(洛阳汽车站)外,还有元兴、宁洛、大温、中美、胜利、利民等私营汽车运输企业,参运的各种汽车最多时有300辆以上。
水路:洛阳南关的洛河码头,经常停泊船只100多艘。
大部分车、船直到1944年日军占领洛阳前才停运。(以上据《老城区志》)
铁路:洛阳火车站一直是陇海铁路的大客运站之一。为了防止日军西进,1939年2月21日,国民党下令陇海铁路局拆除郑州至洛阳的线路,4月16日拆到汜水,5月6日拆到巩县,因抢运煤暂停,8月16日又开始拆除,9月拆到黑石关,12月16日拆到距今洛阳东站约5公里处。拆下来的道轨用于修建陇海铁路宝鸡到天水的铁路。
这就意味着,灾民要乘火车逃荒至潼关、西安,洛阳是东起点;灾民要往南方逃荒,洛阳也是全省交通最便利的地方。
1943年,洛阳粮价比1937年涨了128倍
1941年至1944年,作为河南省为数不多的未沦陷的大城市,又作为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洛阳囤积了大量的军粮。
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在开封沦陷时就从郑州迁到洛阳,直至1944年洛阳沦陷。《大公报》记者张高峰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发表的稿件显示:(洛阳)仓库里堆满了吃空额剩余的粮食,军官们便通过黑市倒卖这些粮食中饱私囊……
根据《洛阳市志》记载,当时洛阳市区虽然缺粮,但还有粮可卖,只是价格非常高。“(1942年)12月14日,洛阳粮价飞涨,中等麦每斗约80元左右。”到1943年,“由于法币发行量猛增,生产遭战争破坏及军民、难民云集洛阳,洛阳小麦每石达1756.8元,比1937年上半年13.6元的价格上涨了128倍”。
获得救助的灾民寥寥无几
在所谓黄金十年(1927年至1937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民政府事实上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应急救灾体系。
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翌年,西北大旱曾令当时的国民政府手足无措。之后国民政府在1930年10月公布了《救灾准备金法》,规定国民政府每年由经常预算收入总额内支出1%为中央救灾准备金,省政府每年由经常预算收入总额内支出2%为省救灾准备金。
洛阳显然未从救灾体系中获得足够的救助。现在能看到的记载是国民党政府在老城等地设立了“救灾所”和“难民收容所”,但获得救助的灾民寥寥无几。
1943年,国民党政府在孟津县筹款6万8千6百元平粜(灾年平价出售粮食),时任河南省高院首席监察官的余在泗对此评价:“组织庞大、手续繁杂、辗转迁延,不待平粜,人已饿死。”(据河南文史资料集)
洛阳因灾死亡多少人?难以统计
1941年至1944年,河南饿死了多少人?《一九四二》中称300万人。300万人是什么概念?是南京大屠杀30万死亡人数的10倍,是二战期间纳粹杀害100万犹太人的3倍。
1941年至1944年,洛阳饿死了多少人?记者查阅了众多资料,未找到权威的数字。但是,洛阳学者来学斋先生在其著作《洛阳历代人口发展索考》中说,“因饥饿、战争和灾荒等原因”,民国28年(1939年),洛阳县(仅包括现老城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部分地区)人口为516914,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末,为495520。(记者孟国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