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像
洛阳人说起邵雍,就像说自己的邻居一样亲切。可不,邵雍喜欢洛阳,在当年的天津桥畔一住就是20多年,故居安乐窝紧临龙门大道,就在今天繁华喧嚣的洛阳桥南。
然而,邵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一下子还真说不清。他的学问太高深了,被人传来传去,早已变得神乎其神。
事实上,抛开那些加在他头上的光环,读他留下的1550多首日记般的诗,你会发现如今已1000岁出头的邵夫子是如此质朴可爱,令人恨不得时光倒流,一睹他的真容颜。
公元1077年,67岁的邵雍病逝,葬于今伊川县平等乡西村西北的坡地上,墓园名为“安乐佳城”。
刻苦攻读
公元1011年冬天,邵雍在衡漳(今河南林州)出生了。他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后迁至衡漳。其曾祖父邵令进在太祖时当过武将,祖父邵德新早卒,是一名儒生。到他的父亲邵古时,家境已很贫寒。不过,邵古并不以清贫为意,他“长益好学,必求义理之尽余”,也是一位高人。
邵雍十几岁时,随父亲邵古迁居到了共城(今河南辉县),这里有苏门山,是西晋易学家孙登躲避战乱的隐居之地。一次,父子俩登苏门山,邵古对儿子说:“你知道孙登吧?他的为人正是我所崇尚的。”他便在山下结庐隐居了。
邵雍的母亲李氏是邵古的原配夫人。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子别的都好,就是体弱多病,便不肯要求他用功读书。不过,17岁那年,邵雍突然起了雄心,“慷慨欲树功名”,自己在苏门源上另筑一室,开始刻苦攻读。
对邵雍苦读的经历,《宋史》中的记载是“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可见其毅力非凡。
这样读了几年书后,学业精进的邵雍突然想到,古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己是不是也该出去游历一番,长长见识?于是他在河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尽情游学,直到听说母亲因思念自己而致精神恍惚,才急忙赶回了家。
邵雍25岁那年,母亲李氏去世了,他在家守孝三年。在此期间,共城县令、易学大家李之才慕名登门拜访,问他是否愿意跟随自己学易经。邵雍一听,这样的机会岂能放过,遂拜李之才为师,学习“物理学”及“性命学”。这个李之才可不简单,他是著名道家学者陈抟老祖(号希夷先生)一脉相传的弟子,史载“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邵雍学到的都是真东西。
转眼间守孝期满,27岁的邵雍依然生活窘迫,甚至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但他读易修道,乐此不疲,已不想再走仕宦之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