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丽娟(左)在募捐活动现场。 |
|
最近,孙丽娟异常繁忙,不少爱心市民来电对她表示支持,或到办公室申请加入她成立的洛阳小丫公益协会。
越来越多志愿者的加入,让孙丽娟心里暖暖的。她说,她和她的公益团队愿做爱的桥梁,将爱送到那些最需要的地方。
心怀感恩,她渴望回报社会
孙丽娟今年38岁,出生在商丘市夏邑县的一个农村家庭。由于父亲在洛阳某工厂上班,她16岁前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
“当时外公、外婆靠种地为生,过得很辛苦,但他们经常帮助乡邻。”回想起儿时的生活,孙丽娟说,外公、外婆经常说一家有难处了,乡邻间帮衬一把就过去了,这让她从小便学会了关爱他人。
16岁那年,孙丽娟的母亲患重病,她第一次离开外公、外婆,到洛阳照顾母亲,也正是这次变故,让她立下了感恩社会、热心公益的志愿。
“母亲患病期间,乡邻、亲友纷纷帮忙,父亲的同事还为母亲募捐医药费。”孙丽娟说,那时她不仅要照顾母亲,还要照顾10岁的弟弟,正是在很多热心人的帮助下,他们才能生活下去,让母亲又多陪伴了他们4年。
21岁那年,孙丽娟还未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走出来,病魔再次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父亲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后来,在同事和单位的帮助下,孙丽娟的父亲才得以到医院治疗,并奇迹般地康复了。
“那些年,我和我的家庭得到了社会很大的帮助。”孙丽娟说,那时她心中的公益梦开始发芽。
尽己所能,帮助那些困境中的人
后来,孙丽娟到父亲所在的工厂工作,虽然她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公益梦,但在生活的重压下,她只能做一些小事,尽己所能地帮助那些困境中的人:在电视上看到其他地方遭受灾害,在报纸上得知他人身患重病、贫困失学,她总会第一时间捐款、捐物;邻居有困难,她总是跑前跑后……
1998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雪下得特别大,刚生完孩子不久的孙丽娟在买馒头回家的路上,见路边的雪地里蜷缩着一个乞丐,她将馒头留给乞丐后,又赶快回到家中,找了几件丈夫的衣服,拿去给乞丐穿上。
2003年,孙丽娟看到《洛阳晚报》报道的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少年无钱医治后,立即到医院为他捐了500元,而这些钱是她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
在孙丽娟身上,像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对自己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儿,但对那些身陷困境的人来说,可能意味着未来和希望。”孙丽娟说,奉献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收获,为他人送去希望,也会让自己体会别样的快乐。
成立公益团体,凝聚爱心帮助困难人群
今年2月,孙丽娟得知新安县女孩陈晓杰身患白血病无钱医治后,不仅自己捐了100元,还组织热心网友走上街头为陈晓杰进行募捐。
“一个家庭遇到大灾大难,只有更多的爱心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孙丽娟说,她觉得社会上不缺乏爱心,却缺乏将这些爱心凝聚起来的纽带。
发动更多爱心人士为陈晓杰募捐,这是孙丽娟将凝聚爱心的想法付诸实施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让她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成立一个团体,凝聚社会爱心,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孙丽娟的这个想法,得到了许多爱心人士的支持和认可。今年3月,孙丽娟成立了自己的公益团队——洛阳小丫公益协会。“小丫公益协会刚成立时不足10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100多人。”孙丽娟说,他们经常在网上发帖组织公益活动,得到不少爱心人士的支持,还有不少人参加活动后,主动要求加入协会。
慰问敬老院老人、向贫困学校捐赠教学物资、服务高考、义务支教……半年来,孙丽娟和她的公益团队一直忙着为困境中的人送去关爱和希望,赢得了许多市民的赞许。“当看到山区孩子们那天真的笑容,听到他们琅琅的读书声,我觉得我做对了,而这也更坚定了我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孙丽娟说。
公益之路,需要更多人支持参与
孙丽娟忙着做公益事业,没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她的丈夫为了让她没有后顾之忧,除了照顾孩子外,还承担了所有的家务。
孙丽娟说,他们的公益团队刚成立时,遇到不少困难和质疑。“协会刚开始时没有经验,没有办公场所,只有几个人,做活动时,我常常为找一辆车愁得吃不香、睡不好。”孙丽娟说,经常有网友和亲友或善意提醒或恶意攻击,说她没钱还不自量力,是为了出名作秀。
孙丽娟的丈夫说:“你现在做的是大爱,要认真做、用心做,只要问心无愧,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我会在背后支持你的。”孙丽娟说,在她最无助时,丈夫和许多好心人给她鼓劲,让她满怀信心地走下去。
“有人说公益之路困难重重,很难顺利前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孙丽娟说,公益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更多人持之以恒地坚持,人人做公益,社会才会处处有公益。
(记者 申利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