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跃远看望国继华、国继宗姐弟。 |
|
和雷锋一样,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
和雷锋一样,他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终极追求。
在故乡平顶山市鲁山县下汤镇,父老乡亲对他刻苦学习、乐于助人的事迹记忆犹新。
在第二故乡洛阳市洛宁县,人民群众对他关爱失学儿童、孤寡老人的故事交口称赞。
他刻苦训练,军事过硬,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为部队争得荣誉。
他忠诚人民,嫉恶如仇,多次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有“铁汉”之称。
近日,在武警洛阳市支队,从领导到普通士兵,讲起他的故事,似乎还冒着“热气”、带着“体温”。
他叫黄跃远,是武警洛阳市支队洛宁县中队优秀士官、代理排长。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爱的暖流,只要我们甘于付出,哪怕只是一点一滴,站出来的人多了,就能筑起一座道德丰碑”
去年4月,洛宁县河底乡国继华、国继宗姐弟俩的母亲不幸失踪;父亲外出打工时,又因伤失去双腿,一家人从此全靠年近七旬的爷爷照看,生活极为困难。眼看无力扶养孩子,爷爷哭着把他俩送进了儿童福利院。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号称“铁汉”的黄跃远流下了泪水,他找到福利院负责人,决定帮助这两个孩子走出“无家”的阴影。黄跃远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到福利院看望两个孩子,为他们带去生活和学习用品,还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唱儿歌、讲故事。
脸上又露出了笑容的国继华、国继宗,为了表达对黄跃远的感激,与46名孩子一起在三面红领巾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作为礼物送给了武警洛宁县中队。
今年1月18日,《洛阳晚报》上一篇《资助魏嘉欣的“神秘”军人,谢谢您》的报道,受到读者关注,黄跃远连续3年默默资助贫困学生的故事才被揭开面纱。
2008年夏天,洛宁电视台报道了魏嘉欣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的事,小嘉欣渴望读书的眼神,让黄跃远坐立不安。
黄跃远没给中队汇报,偷偷地跑到当地慈善总会,找来魏嘉欣的信息。从那天起,一张张饱含爱心的汇款单“飞”进了魏嘉欣家中。
一坚持就是3年。3年里,魏嘉欣的家人一直都想见见这位好心人,但由于每张汇款单上都没有真实姓名,这个心愿一直没能实现。
“电视台的叔叔阿姨,我想求你们帮我一个忙,帮我寻找一位好心的军人哥哥……”去年12月,已是初三学生的魏嘉欣向洛宁电视台写了一封求助信。经媒体相继报道,魏嘉欣才知道资助自己的是一名武警战士,名叫黄跃远。
黄跃远说,他和弟弟商定,共同资助魏嘉欣直到大学毕业。
黄跃远不仅关爱失学儿童,对于孤寡老人,更是积极相助。
平顶山市鲁山县下汤村70多岁老人黄汉山的家中,至今还保存着黄跃远送的一个水桶。
2006年冬天,黄跃远当兵后第一次回家探亲。有一天,他看到黄汉山老人提着一桶水,不小心摔倒了,水洒了一地,塑料桶也摔坏了。
黄跃远跑了过去,把老人家扶起来并送回了家。经了解,老人的儿女都出门打工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由于老伴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家里的事全由黄汉山一个人干。
黄跃远买了一个新水桶送给黄汉山老人。看到老汉家中窗户漏风,他又买来塑料布,把窗户封严实。为让老人暖和过冬,他又买来厚棉被和电褥子。
黄跃远探亲20天,几乎都是在黄汉山老人家中度过的。临归队,他又给老人家留下200元钱,还委托父亲每天去照看。
得知黄跃远要归队,黄汉山老人把6个土鸡蛋煮了,和老伴一起来到黄跃远家里,说:“这孩子比我的亲儿子还要亲啊!”
大爱之心激发大善之举。入伍10年,黄跃远默默照顾7名孤寡老人,捐助2名困难学生,先后向汶川、玉树、舟曲灾区捐款1万余元,80余次到福利院、驻地学校等帮助老人儿童。
“当群众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群众做点好事,这是一名武警战士应尽的职责”
2003年7月,洛宁县普降大雨,故县水库水位迅速上升,直逼警戒水位,水库开闸泄洪。
29日14时许,张午乡平南村村民马保乐、段花夫妇和马公章、马少坤,像往常一样前往洛河滩地给庄稼施肥。他们没有想到,此时此刻,汹涌的洪水正奔涌而来。
河水在不停地上涨,当村民意识到洪水到来时,脚下的滩地已经变成孤岛。几个人不停地喊救命,情况十分危急。
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接到救援命令的武警洛宁县中队指导员张文杰带领官兵赶到了现场。黄跃远也在其中,当时他当兵还不到4个月。
“指导员,我水性好,让我过去吧!”
谁也没想到,新兵黄跃远第一个请战。
“指导员,你就下命令吧,时间不等人啊。”黄跃远再次请示。
接到命令,黄跃远将绳子系在腰上,“扑通”一声就跳进湍急的洪流中。
经过数个来回,被困群众被安全送回到岸上。与死神擦肩而过,55岁的马保乐激动地说:“没有子弟兵,俺这条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不怕死,敢豁命往前冲。”战士们这样评价黄跃远。
今年2月27日,洛宁县一犯罪团伙伏法的消息让当地群众拍手称快。1991年以来,该团伙在洛宁县境内涉嫌抢劫、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诈骗等多起违法犯罪。为了铲除这个毒瘤,公安机关决定实施全面抓捕,黄跃远带领10名战士配合行动。
2月22日凌晨,代号为“拂晓行动”的集中抓捕秘密展开,黄跃远奉命前去抓捕其中一名骨干分子。
到达现场后,黄跃远发现,这名犯罪嫌疑人家的卷帘大门紧闭,院墙有2米多高,墙上还设有铁丝网。
黄跃远仔细观察后发现,卷帘门下方的水泥台松动。他用随身携带的钢钉把水泥一点一点抠开,然后将手伸进去拉开了门闩。卷帘门上翘起的铁皮把他的右手划出一道口子,鲜血直流。
门一打开,黄跃远第一个进入屋内。犯罪嫌疑人在床上欲起身反抗,黄跃远一个箭步上前,把对方死死摁在床上。
事后,当医生给黄跃远包扎手上的伤口时,发现伤口长达4厘米。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当群众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群众做点好事,这是一名武警战士应尽的职责。”黄跃远说。
入伍以来,黄跃远先后参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60多次,协助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30多名,为洛宁县的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军人,我不能像常人那样在父母面前尽孝,但我要把爱奉献给部队,奉献给战友,奉献给人民群众”
自古忠孝难两全。
在战友们眼里,黄跃远是一名优秀士兵,是雷锋式的好战士,是一名称职的代理排长。可在弟弟心中,黄跃远却“未尽孝道”。
2007年3月,黄跃远在教导队担任新兵班长。由于临近新兵下队考核,他两个星期都没有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没想到,就在这两个星期里,家中却出了事。
“哥,你快回来吧,咱娘受伤住院了,她很想你。”一天,黄跃远接到了弟弟的电话。
是放弃考核回家探望母亲,还是先考核再回家?黄跃远第一次感到抉择是那么的艰难。他一边详细询问母亲的病情,一边用衣角擦拭泪水。
“弟,部队有任务,我真的走不开,好好照顾咱娘……”黄跃远流着泪挂断了电话。
2010年8月,因连续多天降雨,黄跃远家里的3间土坯房被暴雨冲塌了两间。父亲远在外地打工,家中只剩下继母和年仅10岁的双胞胎妹妹,急需黄跃远回去照顾。
然而,武警河南省总队、洛阳市支队“卫士-10”演习马上就要开始。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没有向部队请假,给家人寄去2000元钱后,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作为军人,注定我不能像常人那样在父母面前尽孝,但我要把爱奉献给部队,奉献给战友,奉献给人民群众。”黄跃远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雷锋的这句话,也是黄跃远的座右铭。
2009年,“刺头兵”小周当上副班长的消息传开后,中队战士都赞叹不已。
小周入伍前曾是“小混混”,参军后身上还有不良习气,中队几个班长都不想要他。
没有带不好的兵,只有不会带兵的班长。黄跃远主动找到中队干部,表示要啃掉这块“硬骨头”,请求把小周调到自己班。
生活上处处关心,学习上耐心帮助,训练上“开小灶”,但小周似乎并不领情,依旧我行我素。对此,战士们都很气愤,黄跃远却说:“小周不觉悟,说明我们帮助得还不够。”
当年,中队接受上级军事考核,有人担心小周会捅娄子,向中队干部建议不让他参加。黄跃远却说,要看到小周的优点,他在军事技术上有一定基础,不能因此冷了小周的心。黄跃远的信任,使小周深为感动。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周取得了优异成绩,还在次年当上了副班长。
一心关爱,一路芬芳。当兵10年,黄跃远先后转化后进战士3名,所带战士中22人成长为连队骨干,13人被选取为士官,2人考入警校。
“不管将来如何,我都会在本职岗位上认真践行雷锋精神,把爱献给人民,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部队的培育”
要有“挤”和“钻”的劲头,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黄跃远一直这样理解和践行雷锋的“钉子”精神。
1983年7月,黄跃远出生在鲁山县下汤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黄跃远比同龄人早熟。2002年10月,鲁山县城里贴出的征兵启事引起了黄跃远的注意:家里负担重,当兵不仅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还可以让弟弟好好上学。
黄跃远参了军,并顺利成为一名武警战士。然而,警营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新训一开始,他就因为基础差而不被看好,各项军事训练排名都在后几名,经常拖班里的后腿。一些训练骨干对他说:“以你的能力素质,最多也只能到后勤班喂喂猪、种种菜。”
真的吗?黄跃远不服这个输。他每天提前一个小时起床,俯卧撑别人做30个,他做50个;别人绕训练场跑5圈,他就跑8圈、10圈……
在一次5公里越野训练中,黄跃远因体力不支倒在马路上,胳膊也蹭掉了一大块皮,鲜血直流。战友们劝他坐保障车,他却咬牙站起来,使劲勒了勒背包带,一声不吭地向队伍远去的方向跑去……
为了增强体力,每天吃饭、走路、跑步时,他腿上总捆着5公斤重的沙袋;为了提高射击成绩,射击训练时他一两个小时纹丝不动……一个月下来,他瘦了一大圈。在最后的总评考核中,他的成绩全部达良好以上,被新训大队表彰为“十佳新兵”。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能够走进军校深造,成为一名警官,是黄跃远一直以来的梦想。工作训练之余,他先后写下了30余万字的学习笔记,记了6本心得日记。
然而,命运似乎跟他开起了玩笑,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报考军校,他都因几分之差而名落孙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错失了提干机会。黄跃远没有气馁,更没有消沉,他选择了函授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经过几年刻苦学习,入伍时只有高中文化的他,最终取得了武警西安政治学院的本科学历。
“当不了警官,我也要在士兵的岗位上有所作为!”黄跃远说。
去年10月,武警部队在北京高岭训练基地举行优秀教练员比赛,来自全国武警部队的174名优秀教练员在此进行为期7天的比武较量。黄跃远作为武警河南省总队唯一一名士官教练员参加了比赛。
黄跃远所参加的专业比武,除了4名士官外,其余全是干部,还有10名选手是二次参赛,这让黄跃远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最主要的压力还不是高手如林,而是经过多次示范,已经筋疲力尽的示范兵们已经出现疲沓现象,如何才能让大家以最饱满的热情配合自己的教学?
“大花碗扣五只大黄活蛤蟆……”
“粉红墙上画凤凰,粉凤凰,黄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让在场所有评委没想到的是,黄跃远的开场白竟是两段风趣的绕口令。他抑扬顿挫的语调、恰到好处的煽情,令评委刮目相看,把注意力全放在了他身上,这一举动也让示范兵们一个个精神抖擞。
然而,由于过分紧张,示范兵黄清健还是在动作上出现了明显失误。评委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黄跃远,看他如何化解。
“黄清健同志,作为炊事员,你多次主动向中队党支部提出要当示范兵,这种主动请战的精神,已经很值得我们学习了。五根手指有长短,学习动作有快慢,我对你有信心!你是否有信心啊?”
“有!”
回答铿锵有力,一场失误竟然变成了“亮点”,评委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原来,在比赛之前,黄跃远已经挤时间将示范兵的个人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比赛场上出现任何情况,他都有把握针对性地解决。
由于黄跃远表现出色,终以绝对优势摘得桂冠。比赛结束时,总裁判长还特意安排他为参加比赛的174名选手讲述训练心得,受到武警总部首长和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黄跃远20余次参加武警总部、总队、支队组织的各类比武竞赛,10次夺得第一名,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荣立个人二等功。
“他用优异成绩,践行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神。”武警洛宁县中队指导员陈景涛说。
“不管将来如何,我都会在本职岗位上认真践行雷锋精神,把爱奉献给人民,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部队的培育。”黄跃远说。(记者 李三旺 通讯员 张国庆 翟晓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