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市工人俱乐部 |
|
【建筑名片】洛阳市工人俱乐部位于西工区王城大道与凯旋西路交叉口西南角,是一处集电影放映、歌舞演出和会议接待为一体的多功能职工文化活动场所。在布局上,它采用传统的围廊手法,主体建筑雄伟壮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是洛阳人文化娱乐的主要场所之一,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1 探访:本土影院 坚持至今
近日,我们来到位于王城大道与凯旋西路交叉口附近的洛阳市工人俱乐部,里面正放映香港电影《紫宅》。
“儿时,父亲常带我来这里看电影。”市民孙先生说,这里有太多童年与青春的记忆。如今,他时常会带孩子来这里看电影,重温一下那久违的时光。“来这里看电影的人不是很多了。”洛阳市工人俱乐部经理石红霞说,如今洛阳的本土电影院大多消失了,只有洛阳市工人俱乐部还在坚持。
2 建筑:框架结构 风格鲜明
洛阳市工人俱乐部,原名豫西工人俱乐部,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由洛阳规划建筑设计院设计,河南省第六建筑公司承建。在布局上,它采用传统的围廊手法和框架结构,主体建筑风格鲜明,雄伟壮观。
“它为丰富豫西工人文化生活而建。”石红霞说,当时的豫西工人俱乐部分上下两层,一层为舞台和观众大厅,二层有电影放映室,总建筑面积约4506平方米,是一处集电影放映、歌舞演出和会议接待为一体的职工文化活动场所。
3 曾经:观者如云 一票难求
1982年5月2日,豫西工人俱乐部开始试映电影。当年7月1日,豫西工人俱乐部正式开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曾是洛阳人文化娱乐和了解国家大事的主要阵地。
试映电影期间,正值电影《少林寺》热映,观众络绎不绝。洛阳市工人俱乐部正式开放后,俱乐部放映的电影主要以国产影片为主,每天4场,每场上座率都在80%以上。“有时上映热门电影,更是一票难求。”石红霞说。
“那时候不光小孩子喜欢来看电影,谈恋爱的年轻人也经常光顾这里。”市民郭师傅回忆说,洛阳市工人俱乐部门口常排起长长的队伍,“谁要是能顺利弄到一张电影票,在伙伴中的影响力可谓直线上升”。
当时市民对歌舞的喜爱也绝对不亚于电影。豫西工人俱乐部舞台前原有一个2米深的“乐池”,每逢大型表演,乐司们藏身于“乐池”之中,只闻音乐,不见其人。
1982年,辽宁省歌舞团受邀来洛演出。“原定演出两天,但由于市民热情高涨,演出时间一再延长。即便如此,还是场场爆满。”洛阳市工人俱乐部退休职工刘师傅回忆说。
1986年,豫西工人俱乐部正式改名为洛阳市工人俱乐部。
4 升级:为谋发展 多次改造
为了满足市民需求,洛阳市工人俱乐部曾多次进行重新装修和设备更新。
“1990年首次改造后,洛阳市工人俱乐部成为我市第一家三星级豪华电影院。”石红霞说,20世纪90年代,电影市场进入“黄金时代”,洛阳已有电影院20余家,洛阳市工人俱乐部是少有的拥有“道尔贝立体声”电影放映设备的电影院之一。
1997年以后,电影市场进入低谷,本土电影院纷纷倒闭。“为了发展,改造提升势在必行。”石红霞介绍,2004年10月,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洛阳市工人俱乐部进行第二次室内外装修——墙体立面变为玻璃幕墙和石材,舞台设备也全部更新。
经过改造,洛阳市工人俱乐部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先后接待过中国京剧院、总政歌舞团和东方歌舞团、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省梨园春艺术团和俄罗斯国家艺术团、日本访华艺术团等大型艺术团体,多次组织文艺演出和承接大中型会议。
5 方向: 突出公益 服务职工
2007年以后,洛阳本土电影院大多消失,只有洛阳市工人俱乐部还在坚持。
“作为市总工会下属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单位,我们将着力把俱乐部打造成职工家园。”石红霞说。如今,洛阳市工人俱乐部在放映电影、组织文艺演出和承接会议任务的同时,还开办有职工书屋,所有书籍供全市广大职工免费阅读;举办各类公益性培训班,为下岗职工、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学习技能提供帮助;每年组织近3万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免费观看电影。
此外,洛阳市工人俱乐部还举办了职工戏曲歌舞演出、职工书画摄影美术展,职工健身房及乒乓球室则免费供职工使用。
“目前,我们正在筹建三人篮球场,建成后也将免费供职工使用。”石红霞表示,根据洛阳市职工活动中心关于开展公益性活动项目规划方案,在未来3年至5年内,洛阳市工人俱乐部将被着力打造成为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群众满意的职工家园。(记者 姜春晖 通讯员 张毅刚 李同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