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甡(pàn shēn)园酱肉1923年始创于北京,1943年为避日寇而迁入洛阳,并在洛阳得名,现由第三代传人田长山掌厨,有位于右安街、民主街的两个门市。
泮甡园酱肉选料以猪蹄髈为主、五花肉为辅。出锅后,肉呈酱红色,前蹄髈像琵琶,后蹄髈似苹果。泮甡园酱肉吃起来肥而不腻,烘而不烂,松软可口,被原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1 为避日寇 由京迁洛
近日,记者来到老城区民主街泮甡园。只见这个店的店面并不大,黑地金字的匾额上写着“泮甡园酱肉”5个大字。我花5元钱要了个酱肉卷饼,大大地咬上一口,肥肉肥而不腻,瘦肉松软可口,顿觉食欲大增。
酱肉的起源,早至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的北京城。
当时,北京西单牌楼附近有一家夫妻俩开的熟肉店,由于味好量足,买卖很红火。一天夜里,小两口边守灶煮肉,边喝酒聊天,不知不觉竟睡着了。当他们醒来时,肉已软烂如泥。看着已成了汁的肉汤,他们便想了一个办法,将肉汁涂到肉上,放到盘子里放凉后出售。人们吃后,反觉得肉味更加鲜美。从此,一传十,十传百,购买者越来越多,夫妻俩的生意更加兴隆。此后,人们便把这种煮肉的配料方法记载了下来。
1923年,田有信在酱肉原有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制作酱肉,在北京开了一家酱肉店。
1937年8月,日军占领北京,想让田有信为他们制作酱肉,但田有信生性刚直,不愿为日本人服务,遂于1943年来到洛阳。田有信在老城区西华街口(今中州东路十字路口附近)租了一间约30平方米的门面房,仍然从事酱肉生意,起名“泮甡园酱肉”。
2 香飘街巷 名满洛城
泮甡园酱肉创建之初,从生猪收购到成品出售实行一条龙服务。生肉食主要经营剔骨肉、香肠、腊肉等;熟肉食主要经营酱肉,另有大肠、排骨等,生意颇为红火。
1947年,田有信的儿子田小喜开始参与酱肉店生意。田小喜经过多次实践,不断完善酱肉制作方法,摸索出一套科学的用料方法和大火煮、文火炖、用眼看、用耳听的制作流程。1954年,泮甡园酱肉被评为“洛阳四大名小吃”之一。
1956年,在公私合营中,泮甡园酱肉被并入真不同饭店(同时被并入的还有西华街三八店、西大街一枝春甜食店)。1966年,由于卖酱肉毛利过低,故而田家人不再经营泮甡园酱肉。这一停,泮甡园酱肉20多年没有面市。
1989年,国家开始允许个体经营,田小喜决定重操旧业,于当年4月7日在洛北饭店(现中州东路物资调剂拍卖中心)门口,以推售货车卖肉的方式恢复经营。复业当日,田小喜仅售出酱肉7.5公斤。
1991年,中州东路老城段扩建改造,以马路中心为基点,南北各扩50米。于是,泮甡园酱肉搬迁至老城区西大街旧府门继续营业,并以流动售货车方式在老城民主街口设点分销,满足顾客需求,销售量逐渐回升。
次年4月,中州东路老城段扩建工程部分竣工,泮甡园酱肉在右安街口东租下一间15平方米的房子,再次挂出泮甡园酱肉招牌,直至今日。
1993年,泮甡园酱肉申请注册了“泮甡园”商标。
1995年10月,泮甡园酱肉被原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3 谋划连锁 延续辉煌
泮甡园酱肉现由田小喜之子田长山经营。他一改过去选用胴体肉制作、肥肉多、瘦肉少、品种单一之不足,以前后蹄髈为主、五花肉为辅,制作的酱肉肥而不腻,松软可口,色香味俱全,颇受市民喜爱。泮甡园酱肉每天定量销售,确保在3小时内售完,不留存货,以保证酱肉的风味。“定量销售”成为泮甡园酱肉的一大特色,为泮甡园酱肉赢得了不少回头客,也时常有人因来晚买不到酱肉而遗憾离去。
田长山说,泮甡园酱肉的特点是“三新”,即新鲜猪肉、新鲜汤和新鲜配料。烹饪时,田长山把“十香大料”放入锅内,把肉下锅,放入清水,大火煮50分钟,清除油脂;然后,文火煮120分钟,待作料入味后,再涂上酱汁,美味的的泮甡园酱肉便出炉了。
洛阳人有吃肉夹馍的习惯,于是泮甡园还配售薄饼。“酱肉卷饼虽然利薄,但满足了顾客需求。”田长山说。
就在记者采访时,又有一个好消息从郑州传来:在刚刚结束的全省老字号工作会议暨授牌仪式上,泮甡园酱肉又被评为“河南老字号”。
“这是对我们的最大认可。”田长山说,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吃到泮甡园酱肉,他们引进了真空包装设备,加工制作泮甡园酱肉。下一步,他们准备走连锁经营之路,力争在3年至5年内,让居民不出辖区就能买到正宗的泮甡园酱肉。(本报记者 姜春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