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各异的文官俑
三彩鸡
三彩七星盘
核心提示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洛阳历史上辉煌的一页;唐三彩是大唐盛世博大精深的文化滋养的产物,也是今日洛阳一张闪耀世界的名片。今天,就由市博物馆陈列部的孙章峰带领我们一起走进那流光溢彩的唐三彩世界,领略这朵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魅力奇葩。
一条铁路“引出”惊世魂宝
许多人知道,洛阳唐三彩是因修建陇海铁路而被发现的。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为改善东西交通,修筑陇海铁路。陇海铁路途经洛阳城北的邙山,无数墓葬因此被破坏。起初,人们只是对墓葬中的金银珠宝感兴趣,而砸碎了其中被认为是冥器的陶器。直到两位国学大师罗振玉和王国维的一次不经意发现,这些陶器的命运才骤然间被改变。
当时,两位大师在北京琉璃厂的角落里看到这些陶器后,大为惊讶。这些陶器生动传神的造型、神秘变幻的釉色和雍容华贵的气质,使他们发出“古冥器见于人间之始,是时海内外好古之士尚无知之者”的感言。一言既出,惊天动地,这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陶器开始名扬四海,受到人们的喜爱。
绚丽唐三彩堪称“百科全书”
走进洛阳博物馆新馆二楼的唐三彩专题馆,每一位参观者都会感慨:唐三彩是一种集美术与雕塑为一体的艺术品。这个800多平方米的专题展厅几乎涵盖了在洛阳出土的唐三彩的各种类型,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孙章峰介绍,唐代经济繁荣,国泰民安,人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朝气与浪漫,宏大富丽、五彩缤纷之美成为社会时尚,唐三彩应运而生。
这些唐三彩珍品有动物、人物和生活用器:塑马、骆驼,骨骼健壮而不笨拙,肌肉丰满而不臃肿;侍女、乐伎、舞伎,丰肌秀骨,体态婀娜;壶、尊、罐、瓶、盆、杯、盘、碗、钵等个个造型浑厚丰满,雕工细腻,线条流畅,色彩瑰丽,无不显示着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
唐三彩反映社会真实面貌
流光溢彩的唐三彩深受大唐文化的滋养,是当时社会面貌的真实反映。
唐三彩妇女。众多的唐三彩造型中,各种各样的妇女造型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孙章峰介绍,唐代妇女着装比较开放,婚姻也比较自由,可以和男人一样参加公开场合的社会活动。在唐三彩人物中,塑造得最为传神的要数一件三彩女坐俑。这件出土于洛阳北窑唐墓的三彩女坐俑,垂发束髻、面如满月,她的眉间、嘴角都流露出安逸和宁静,其新颖得体的服饰、浓丽光艳的装扮,为我们了解唐代妇女的审美情趣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冥界的守卫者——三彩镇墓兽。镇墓兽在古代墓葬里出现的时间很早,战国时开始出现,西晋墓中已经普遍放置镇墓兽。唐墓中出土的镇墓兽一般都是成对出现,它们往往被安置在墓道或墓门的两侧,一般是一个人面,一个兽面。这些镇墓兽多头上长角、背伏戟刺、牛蹄虎身、肩生双翼、耳大如扇、目如铜铃,集人的智慧、兽的凶猛、鸟的飞翔于一身,它们保护墓宅不受鬼怪侵扰,保佑墓主亡灵平安升入天国。镇墓兽的形象充分反映出唐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宏伟的气魄。
丝绸之路的使者——骆驼和胡人。盛唐时期,东都洛阳和西域之间政治文化交流非常活跃,商旅来往十分频繁,吃苦耐劳的骆驼是当时最得力的行旅坐骑。骆驼多由胡人来牵引,与杜甫诗中所谓“胡儿制骆驼”的说法正相吻合。这些胡商千里迢迢来到中原或定居或经商,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使者。唐三彩中有不少骆驼和胡商俑的形象。
动物俑。生动活泼的动物俑一方面保持了秦汉以来中国雕塑的写实传统,另一方面又巧妙运用三彩特有的绚丽釉色,创造出独树一帜、极具浪漫色彩的唐代动物雕塑。各种各样的唐三彩器皿,精巧而不失浑厚,无不体现出大唐盛世的气魄。(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燕锋/文 记者 张晓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