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春爆发的“胡憨战争”,洛阳人称“憨胡闹”,这是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国民军与镇嵩军为争夺河南地盘进行的一场大战。
这场大战,国民军主将是胡景翼,镇嵩军主将是憨玉琨,所以史称“胡憨战争”,由于此战双方完全是为争地盘,不顾中原人民的反对,所以被称之为“憨胡闹”,甚至被戏称为“憨球打,胡球战”。
让我们看看“憨胡闹”是怎样闹起来的。
上篇说到,吴佩孚的部将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在北京发动的政变,导致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1924年1月,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宣告中华民国国民军成立,冯玉祥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景翼任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孙岳任副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
1924年11月,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在天津开会,决定由胡景翼任河南督办(省长),其国民第二军进驻河南,驻扎在郑州以东。而此时的吴佩孚东山再起,坐镇洛阳,手下有直系残兵和其他部队3万人,尤其是部下刘镇华、憨玉琨率领的镇嵩军,士兵皆为刀客出身,颇有战斗力,仍然占据豫西。
11月19日,吴佩孚设立“护宪军前敌总司令部”,大有重新逐鹿中原之势。段祺瑞深恐吴佩孚会东山再起,阻碍自己临时执政,就授意胡景翼向吴发动进攻。
“胡憨大战”的第一主角胡景翼(1892-1925) ,字笠僧,陕西人,时年33岁。早在1910年,他就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任陕西起义军第一标标统;1920年,他任陕西靖国军总指挥;1921年,任陕西省陆军暂编第一师师长。
“胡憨大战”的另一个主角憨玉琨(1888—1925),字润卿,嵩县德乡上峦峪村人,绿林出身,辛亥革命时参加王天纵领导的反清起义,后任秦陇复汉军与镇嵩军标统,1917年任镇嵩军第三路统领;1922年7月第一次直奉战争时,任镇嵩军前方总司令;1923年,任镇嵩军第三师师长。随后经吴佩孚推荐,该师改编为中央陆军第三十五师,憨任师长,仍受刘镇华节制。
这两人出生年月虽不同,但都死在了1925年,就是说这场“憨胡闹”,把他俩都闹腾死了——好,此为后话,咱先看看这场大战是怎样拉开序幕的。
本来嘛,敌对双方的主将都已出场,老帅在后面观阵就行了,但吴佩孚的部将刘镇华又变心了,他觉得老吴是“过气儿明星”,就敦促他下野,让憨玉琨带兵从潼关赶过来,把吴佩孚从洛阳赶走。
憨玉琨接到刘镇华的命令后,于1924年11月底兵发潼关,12月1日发出通牒,限令吴佩孚24小时内让出洛阳。同日,段祺瑞亦电告吴佩孚,望其“只身引退,勿碍统一”。此时,吴佩孚在洛阳城内的兵力,只有招募不久的第三师,不仅无法御敌,而且一些军官心怀异心,士兵也在城内鼓噪,不愿与镇嵩军对阵,洛阳城内一片混乱。吴佩孚自知无法抵抗憨玉琨,就于12月2日黎明离开洛阳,逃往郑州。
憨玉琨立即进入洛阳,并于12月5日和张治公(原镇嵩军第二师师长,时任陕西陆军第二师师长)一起进军郑州,憨玉琨任豫军总司令,张治公任豫陕军后防总司令。
1925年1月下旬,胡景翼带领国民二军,占据了豫东地区;憨玉琨则从郑州退出,占领荥阳、密县、登封、禹县、郏县、鲁山、南阳一线以及广大豫西地区。
这样的布局无疑对憨玉琨有利。憨本来就是豫西人,在绿林中有号召力,他很快又收编土匪、溃兵,使兵力发展到4万多人,占领40多个县,俨然建立了豫西南之独立王国。他和刘镇华踌躇满志,眼看就要称霸中原了。
一场战争的爆发,总会有个导火索:1925年1月23日,禹县驻扎着国民军第二混成旅曹世英部,曹属下有一个王祥生团,武器破旧,枪不满百,很不像个军队样子。王祥生很着急,想出一个办法:收缴民间枪械,以补充自己的部队。但禹县警团不乐意,王祥生下令抢夺,结果由于武器太少,反而被禹县警团击溃。
堂堂正规军,打不过地方武装,王祥生感到丢人,立即纠集国民二军两个团,以三个团的兵力进攻禹县,最终破城,大肆烧杀,无辜百姓枕尸街头,仅城内就累积了六七千具尸体。
此事震惊了河南,舆论哗然,胡景翼杀掉王祥生,通缉曹世英,但仍不能平民愤。为了转移视线,胡想出个办法,将“禹县惨案”归罪于憨玉琨,说是憨派人来煽动禹县警团哗变,才最终酿成惨剧。
憨玉琨蒙受不白之冤,当然不干,双方均知战争不可避免,于是加紧备战。胡任命岳维峻(时任国民二军第二师师长)为河南剿匪总司令,以剿匪为名派兵进驻铁炉以东地区,并封锁黄河北岸;憨玉琨也在荥阳、汜水、巩县设置三道防线,并封锁黄河南岸汜水至孟津一线。铁炉、汜水间两军相隔仅20公里,一场战争一触即发——请看下篇《 胡憨大战生灵涂炭》。(记者 孙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