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锦明,1917年9月出生,东北辽宁人,1934年入团,193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36年转党,1978年--1980年担任洛阳市委副书记,1985年离休,现享受副地级待遇。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受共产党的教育,我走对了道。”简单做完自我介绍,高锦明老人就迫不及待地总结了自己人生的最大幸运。
虽然出生地主家庭,但高锦明还是选择了革命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背叛了自己的家庭”。说着日本话,唱着日本国歌、升着日本国旗,高锦明完成了自己的初中毕业典礼。读着鲁迅、丁玲等进步作家作品长大的他不想做亡国奴了,于是他拒绝了家里由日本扶持去日本留学的要求,只身去往北京继续高中学业,离开了“伪满洲”国里的家。
1935年,高锦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历史。同时以学生身份做掩护,参加了民族武装自卫会,开始地下工作。1936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担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北京队长;1936年10月,在西安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先后担任宣传部副部长、组织部长等职,“西安事变”后曾作为北京学生代表受到张学良的秘密接见;1944年,作为一二九师某团政委前往延安;1945年转战东北;1946年离开部队到内蒙古;1970年在唐山军垦农场劳动;19751月1日,到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继续劳动;1978--1980年担任洛阳市委副书记;1982年借调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工作;1985年回洛,离休。
因为见到年轻人很兴奋,本来约好20分钟的访谈,持续了2个多小时。如今高锦明老人住在凯旋路市委家属院内。虽然,老人有五个子女,但大都在外地,只有小儿子留在洛阳,每个礼拜回来看望老人一次。老人生活基本可以自立,请了一个保姆陪护。
老人精神状态良好,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脸上手上,几乎没有老年人常见的“老人斑”。除了心脏有点突变外,身体没有其他大毛病。除了每天散步,老人坚持读书看报。
记者 杨寒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