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洛阳花谱甲天下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河洛广记  来源: 洛阳网 2025.04.10 07:46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核心提示:

花谱是一种专门记录花卉种类、品种及其栽培历史的书籍。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云:“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他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云云,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因此,洛阳人说的花谱,仅指牡丹花谱。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花谱。在此之前,有钱惟演和范仲淹的花谱,均已亡佚。在此之后,有丘璿的《洛阳贵尚录》、张峋的《洛阳花谱》、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和《洛阳花木记》等。这些花谱,极大地丰富了洛阳牡丹的文化内涵,奠定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牢不可破的地位。

  花谱是一种专门记录花卉种类、品种及其栽培历史的书籍。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云:“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他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云云,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因此,洛阳人说的花谱,仅指牡丹花谱。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花谱。在此之前,有钱惟演和范仲淹的花谱,均已亡佚。在此之后,有丘璿的《洛阳贵尚录》、张峋的《洛阳花谱》、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和《洛阳花木记》等。这些花谱,极大地丰富了洛阳牡丹的文化内涵,奠定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牢不可破的地位。

  钱惟演和范仲淹的花谱

  北宋时,洛阳为西京河南府,最高军政长官是西京留守。宋仁宗时,最著名的西京留守是钱惟演。钱惟演是吴越末代国王钱俶之子,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他随父归宋。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春,钱惟演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身份,任河南府、西京留守。直到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秋去职,钱惟演共主政洛阳近4年。

  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称,钱惟演著有《洛阳花品》,记载牡丹90余品。钱惟演的《洛阳花品》是史载第一部牡丹谱记,开牡丹谱记编撰之先河。

  范仲淹是唐代宰相范履冰后裔,吴县人(今属江苏)。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春,27岁的范仲淹科举中进士。天圣八年,范仲淹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通判。次年,调任陈州(今河南淮阳)通判。他路过洛阳,拜会西京留守钱惟演。钱惟演劝说范仲淹入籍洛阳,并在万安山南麓伊樊里为他划拨职田。所谓职田,是按官员职务大小分配的田地。范仲淹在此建立庄园,全家迁居于此。

  范仲淹的夫人李氏出身名门,贤惠持家,亲自教育四子读书,并管理农庄。她广种牡丹,又从万安山移栽野牡丹于园中,以期培育珍品。因洛阳牡丹珍品价昂,此举可为农庄增收。

  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年初,李氏积劳成疾,卒于伊樊里。范仲淹闻讯悲恸,千里奔丧,归时唯见满园牡丹迎风绽放。范仲淹安葬妻子后,详细记录园中50余种牡丹,撰成《伊樊里牡丹谱》,即《范尚书牡丹谱》。

  “钱幕集团”的花谱

  钱惟演好招徕名士,奖掖后进,逐渐形成以他为核心的西京文人集团,史称“北宋西京钱幕文人集团”(简称“钱幕集团”)。

  据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等文献载,“钱幕集团”代表人物包括通判谢绛、推官欧阳修、河南县主簿尹洙、户曹参军梅尧臣及苏舜钦、丘璿等。彼等皆任职于西京河南府或属县,属钱惟演幕府要员。

  欧阳修,字永叔,北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次年三月任西京留守推官(司法官)。其《洛阳牡丹记》记述牡丹名品24种,兼载赏花风俗、花农生活、栽培技术、花价及进贡等事,全面展现北宋洛阳牡丹盛况。

  苏舜钦于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隐居苏州,购五代孙承祐旧园,建沧浪亭,广植牡丹、芍药。沧浪亭牡丹盛开后,苏州富户争相引种洛阳品种。后客居苏州的赵郡人李英总结当地牡丹,撰《吴中花品》,录苏州牡丹42种。

  丘璿,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进士,初仕洛阳。其《洛阳贵尚录》(又名《牡丹荣辱志》)首列姚黄为“王”、魏红为“妃”,次分九嫔、世妇、御妻等品级,系统品鉴洛阳牡丹。

  周师厚和张峋的花谱

  张峋,字子坚,荥阳人,是邵雍二十四位得意弟子之一。他在洛阳读书期间,撰有《洛阳花谱》。张峋于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任著作佐郎,次年,任明州鄞(yín)县(今宁波鄞州区)县令。在任期间,他启动广德湖治理工程,新增水田2000余顷,并在湖边引种洛阳牡丹,使广德湖成为牡丹观赏区。

  张峋去世后,百姓立庙祭祀他。民国《鄞县通志》载:“栎木庙,在栎木镇栎木巷,祀鄞令张峋,中秋日设祭。”为何在中秋佳节祭祀张峋?因为中秋是栽种牡丹的时节,每当此时,人们便思念这位教他们种牡丹的县令,尊他为“花神”。

  周师厚,字敦夫,号仁热,鄞县人,范仲淹侄女婿。皇祐五年(1053年)进士,历任西安令、河南府通判等。元丰五年(1082年)于洛阳撰《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

  《洛阳花木记》详录洛阳花木,计牡丹109种、芍药41种、杂花82种、果花147种、刺花37种、草花89种、水花19种、蔓花6种,另载嫁接、栽培、修剪之法,技术要领详实。

  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收录洛阳牡丹名品46种,简要记录了牡丹的品名、形态、颜色及命名由来。其中许多花品首次被著录,并经此书推介流传全国,例如“金系腰”。

  据《洛阳牡丹记》载:“‘金系腰’,千叶黄花也。类间金而无蕊,每片花瓣上有金线一道,横于半花上,故目之为‘金系腰’。其花本出于缑氏山中。”

  缑氏山,又称缑山,位于今偃师府店镇府南村,古代盛产野牡丹,“金系腰”即源于此。南宋时,“金系腰”在杭州广泛种植,花开时节,女子们将其插于头上作为装饰。词人吕胜己在《长相思》中写道:“体夭夭,步飘飘。绶带金泥缕绛绡,珑璁趁步摇。浅霞消,两峰遥,斜插层楼金系腰。花羞人面娇。”

  姚燧的《序牡丹》

  姚燧(公元1238年至公元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洛阳人。他3岁时便失去双亲,依靠伯父姚枢长大成人。姚枢是元初大臣、著名的理学家。

  姚燧以散文著称,《序牡丹》是他的代表作,写成于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这是元朝时期最重要的牡丹花谱,记述了姚燧几次寻访牡丹的情况。

  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的春天,他首次寻访牡丹。他从龙门山走到缑山,又从缑山走到邙山,但没有见到牡丹的踪影。随后,他向洛阳西部一路寻找,终于在洛西刘氏园(今宜阳至洛宁一带)找到了一株高四尺的老牡丹。这里曾经是牡丹的培育中心,牡丹名品寿安红、大宋紫就出自此地,然而当时这里已不复往日的辉煌。这株长在洛西刘氏园里的牡丹就是出自宜阳寿安山的名品寿安红。

  3年后,姚燧再次来到洛阳寻访牡丹。由于忽必烈的治国方略发生了变化,不再将所有耕地变为牧场,还派燕京行中书省平章(宰相)赵璧到洛阳督促农业生产。赵璧在洛阳建立了宅园,这便是《序牡丹》中所说的“洛阳故赵相南园”。

  赵璧与姚燧的伯父姚枢同朝为官,因此姚燧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他在“洛阳故赵相南园”里见到了一株高四尺的左紫,这株左紫是刚从某地移植过来的。左紫,又名左花,曾经是早期的“花王”。据《序牡丹》记载,这株左紫后来被移到了嵩山庙中。

  20年后,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有所恢复,姚燧又一次来到洛阳,在洛阳杨氏栏见到了一株玉板白。玉板白是单叶白牡丹,花瓣洁白如雪,温润似玉,花心呈深檀色,是白牡丹的典型代表。这户姓杨的居民,其宅园是用栏杆围成的,比较简陋,所以称作“杨氏栏”。姚燧见到的这株高不足两尺的单叶牡丹,是刚移栽不久的野生牡丹。这表明在元朝中期,洛阳牡丹在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后已经出现复苏的迹象。(郑贞富)

[ 责任编辑:孙阳丹 ]
返回洛阳网首页>>
舞动横水 劳动赞歌——孟津区横水镇2025年“五一”广场舞大赛暨地企联谊会圆满收官
舞动横水 劳动赞歌——孟津区横水镇2025年...
  • ·伊川县举办文明乡风建设专题培训
  • ·孟津区横水镇:抢抓农时抗旱浇麦 全力筑牢夏粮根基
  • ·伊滨区总工会举办“书香润心·悦读愈己”心理健康主题读书会活动
  • 大便总是不成形怎么办?
    大便总是不成形怎么办?
  • ·健康快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中西医结合健康体重管理中心开诊
  • ·八岁男童血压“爆表”牵出罕见病,这些信号家长要警惕!
  • ·每年这时候都眼痒、流水样鼻涕,该咋办?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锚定“黄河干流Ⅱ类水质”目标 洛...
  • 在家门口夺金 鲍珊菊变身“洛阳文...
  • 今日起,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恢复免...
  • 每日一星:碧冠凝霜是豆绿
  • 洛阳5个案例入选省非遗助力乡村振...
  • 个人及企业投资者均可购买!老城...
  • 黑马崛起!洛阳16岁小将杨皓哲首...
  • 今日洛阳阴转多云 最高气温28℃
  • 江凌到偃师区调研
  • 去年洛阳市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
  • 百姓呼声
    天街维护建议
    晨晖小区里面路..
    建议在邙山建设文学主题或名人主题公园
    涧河有处桥段漂浮着大量泡沫污染物?
    精彩图片
    济新高速公路项目...
    牡丹奇妙游 精彩引...
    牡丹花开隋唐城【...
    牡丹公园:打造诗...
    精彩热帖

    满园春色关不住

    油菜花开引人来

    花开迎春

    隋唐随拍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